“90后”信仰,现任砀山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主要从事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公司类纠纷、破产案件等商事案件的审理工作。2016年10月进入法院工作以来,历任书记员、法官助理、员额法官。从业9年来,信仰一直把“敬畏法律、维护公正、司法为民”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积极践行法律人的初心使命,为民定分止争,为企化解纠纷,用奋斗书写青春底色。入额3年来,共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700余件,无超审限案件,无信访缠诉案件,无重大差错案件,先后荣获院先进个人、院优秀共产党员、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中学时代,信仰就对法律产生浓厚兴趣,报考大学时果断选择法学专业,校园里他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做好知识储备,毕业后顺利考入砀山县法院,回到家乡开启人生新征程。从法学院学子到人民法院审判员,信仰的职业生涯可以用“始于热爱,成于坚守”来概括。
刚进入法院的信仰,对一切既感到新鲜又心怀忐忑。“校园里的理论学习和法庭上的司法实践还是有区别的,必须要尽快完成身份的转变。”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司法办案流程,信仰跟着前辈们一点一滴学习摸索。当书记员时,他通过处理送达、排期、开庭、归档等庭前庭后事务,深刻理解了“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培养了严谨、细致、规范的工作习惯。作为法官助理时,他从事审查诉讼材料、组织证据交换、主持庭前调解、草拟法律文书等核心审判辅助工作,此时他开始尝试像法官一样思考:从“如何做好记录”转向“这个案件该如何裁判”,主动性和责任感显著增强。成为员额法官后,从主导诉讼流程到独立作出裁判,这要求他必须具备更强的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不仅要办好每一个案件,还要思考类案裁判标准的统一,在法、理、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让司法既有法律的刚度,也有人情的温度。
2022年10月,成功入额后,信仰主要负责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公司类纠纷、破产案件等商事纠纷案件。商事案件事关企业发展和市场秩序,事关营商环境大局,此类案件法律关系复杂,涉及面多,在办理该类案件时,信仰注重深挖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点,对每一起案件都做到认真阅卷,细致核查证据,确保案件质量。在庭审过程中,强化对庭审节奏的掌控,提高庭审效率,注重释明权的行使,确保当事人充分理解诉讼权利义务。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努力提升裁判文书的说理水平,确保文书逻辑严密,强化类案检索,确保裁判尺度的统一。
在办理破产重整、清算案件中,信仰紧盯时间、成本、回收率和破产法律框架质量指数,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甄别企业状况,对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积极适用重整程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僵尸企业”依法及时出清,畅通经营主体退出渠道,处理好破产企业涉税问题,提高破产资产处置效率,致力破产财产价值最大化。
在安徽某车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中,该公司负债总额超1亿元,经评估公司评估剩余资产6000万元,其中房地产等便于处置的资产评估价为4000万元,机器设备评估价1500万元。该公司土地厂房设备完善,可利用程度高,但几次法拍都流拍,厂房长期闲置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为推进资产处置工作,实现破产资产利用最大化,信仰将司法理念贯彻始终,摒弃“一破了之、结案了事”的思想,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研判资产处置方案,促成砀山县新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利用“亩均英雄贷”资金,竞得该公司的厂房土地。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入安徽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入驻并开展生产经营,土地资产得以有效盘活,该部分资产根据债权申报情况正在进行债权分配。
在办理该案过程中,信仰主动探索“重整式清算”新路径,将原企业优质资产在新企业内进行优化,清算功能和重整再生目标得以统一,实现“腾笼换凤”的良好效果。3年来,信仰共审理破产案件62件,已结案59件,以破产清算方式结案40件,以重整、和解方式结案19件,化解执行积案200余件。处置破产企业涉及资产价值7亿元,释放土地面积400余亩,涉及债权13亿余元,为优化砀山营商环境贡献了力量。
9年时间,信仰完成了从司法辅助者到独立裁判者的蜕变,但不论在哪一个岗位,他都始终怀揣对法治事业的无限敬畏,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精进不怠。在信仰的办公桌上,各类案件分门别类整齐摆放,厚厚的卷宗承载着诉讼双方对法律的信任和对法官的期待。“作为一名年轻法官,我将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继续秉承司法理念,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不辜负胸前闪耀的法徽。”信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