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国已准备好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总统准备取消100%关税,此前有报道说,美国彻底取消关税以换取中国解除稀土材料的禁令。 中美其实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今年2月开始,美国借着芬太尼的事,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了关税,中方很快就拿出了反制措施,两边的关税税率一路往上涨。 到4月份的时候,美方对中国的关税已经涨到145%了,中方也跟着加到125%,像电动车、芯片、农产品这些关键领域,全被卷进来了。 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方后来宣布对七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像钐、钆、镝这些东西,全是造半导体、战斗机和新能源设备的核心材料,美国的工业链根本离不开。 这一下就等于掐住了美国的“工业咽喉”,毕竟全球80%以上的中重稀土供应,都得看中国的脸色。 贝森特敢说“中国准备好达成协议”这种话,显然不是空穴来风。要知道这位财长可不是外行,之前在索罗斯基金做过首席投资官,对全球产业链的软肋门清,去年还成了特朗普的顶级筹款人,现在他说的话,完全能代表白宫的态度。 而特朗普愿意松口取消关税,说到底是把账算明白了——关税战打了大半年,美国自己没占到半点便宜。 中方的反制让美国的大豆、能源出口掉了不少,国内的零售商因为进口商品涨价,一个个都怨声载道,就连特朗普自己都说,要是中方不愿意谈了,美国的稀土供应和农产品销路都没法解决。 更打脸的是,美国去年的贸易逆差还高达9184亿美元,关税加得越高,逆差反而越大,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就说过,关税战从来都是损人害己的事。 其实双方早就有过试探了。今年7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经贸会谈上,贝森特就跟中方副总理何立峰谈了稀土和关税的事,最后达成了协议,先暂停24%的关税90天,中方也暂时取消了部分非关税的反制措施。 那次会谈已经释放了信号,只是当时还没触及最核心的10%关税和稀土管制问题。现在贝森特把话挑明了,等于说双方已经摸到了共识的边——美国彻底取消剩下的关税,中方就放松稀土的出口管制。 不过这里得说清楚,中方从来没搞过“稀土禁令”,商务部反复强调这只是合规管制,只要是民用、符合规定的申请,都会批准,所谓的“解除禁令”其实是美方的说法,实际就是调整一下管制措施而已。 这事对美国来说,简直就是“续命”。美国的军工企业早就急得跳脚了,F-35战斗机的发动机里,每台都得用3公斤镝,要是没有中国的供应,生产线都得停摆。 半导体行业就更不用说了,高端芯片里的稀土永磁体,根本找不到替代品。之前美方还威胁说要加100%的关税,反制中方的稀土管制,结果商务部直接回怼,说美方自己的管制清单有3000多项,中方才900多项,还好意思说双重标准。 现在特朗普松口取消关税,说白了就是认怂了,他知道再硬扛下去,先垮掉的肯定是美国自己的产业链。 对中国来说,取消关税也是实打实的好处。虽然中方一直说不追求贸易顺差,但145%的高关税,还是让不少出口企业压力很大,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是关税能彻底取消,像电动车、家电这些有优势的产业,就能重新打开美国市场了。 而且中方也留了后手,稀土管制不是说放松就放松,而是要看美方取消关税的进度来调整,毕竟之前有过美方出尔反尔的教训,这次肯定得把丑话说在前面。 不过这事最后能不能成,还得看细节。之前斯德哥尔摩会谈就没谈拢芬太尼的问题,这也是美国当初加征关税的借口之一。另外像市场准入、知识产权这些老问题,也都是潜在的绊脚石。 但从贝森特的表态来看,美方这次是真想解决问题了,毕竟明年就是美国大选,特朗普特别需要经贸方面的成果来拉选票,而稀土和农产品又是关键票仓的命脉。 中方这边也愿意谈,毕竟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都有好处,何立峰副总理在会谈的时候就说过,双方得多增进共识、少一些误解。 现在来看,贝森特说的这些话,更像是在“吹风”,为接下来的正式谈判铺路。要是最后真能达成协议,不光中美两国的企业能松口气,全球的产业链也能稳一稳。 可要是谈崩了,后果也很清楚——美方可能会再涨关税,中方的稀土管制也会更严,就像商务部说的那样,中方不愿意打,但也不怕打。不过从现在的势头来看,双方都不想走到那一步,毕竟谁都耗不起了。 说到底,这事跟之前中美在经贸领域的博弈一样,都是靠实力说话。中方有稀土这个筹码,美方有关税这个手段,但最后还是得回到互利共赢的轨道上来。 贝森特敢把话放出来,说明双方已经把彼此的底线摸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看谁能更沉得住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是美方真想解决问题,就不能玩虚的,必须彻底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关税,拿出诚意来。要是还想搞小动作,中方手里稀土管制这张牌,有的是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