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如果贸易战失败,美国会不会选择用武力摧毁中国?有专家认为,如果美国输了这场贸易战,特朗普大概率会考虑战争选项。 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以“中国占美国便宜”为由,率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拉开冲突序幕,表面上,美国声称要解决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实则是为了遏制中国在芯片、5G等高科技领域的崛起,维护自身全球霸权地位。 从指责中国偷技术、补贴企业,到将中国定为战略对手,美国的每一步动作都直指中国发展命脉,此后数年,贸易战不断升级,2018-2020年,美国对数千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还对华为等科技企业实施出口管制。 拜登时期虽未取消关税,却推出《芯片法案》,联合盟友限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2025年特朗普回归后,更是变本加厉,威胁将关税提升至60%-100%,还试图在东盟峰会上拉拢伙伴孤立中国。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始终保持理性应对,一方面,对美国大豆、汽车等商品加征关税,以牙还牙维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加速布局科技自主与市场拓展。 不仅推动芯片等关键领域国产化,华为麒麟芯片等技术实现突破,还成功拓展东南亚、欧洲等替代市场,降低对美市场依赖。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份额虽降至12.3%,但总出口额仍以3.6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同时通过内循环与消费升级、推动BRICS扩容等举措,不断增强经济韧性,在贸易战中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 随着中国的从容应对,美国在贸易战中的优势逐渐消失,战争选项的讨论开始浮现,部分专家认为,特朗普性格冲动,若经济手段无法压制中国,不排除会考虑用武力打破僵局,但从现实来看,美国动武面临着三重难以突破的枷锁,可行性极低。 首先是核力量的威慑,中国已建成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东风系列导弹可覆盖美国本土,具备强大的二次打击能力,尽管中国核力量不求与美国对等,但RAND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的核力量足以形成相互确保毁灭的威慑效果。 这意味着一旦美国动武,极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最终导致两败俱伤,这样的后果是美国无论如何都无法承受的,其次是经济层面的沉重代价,当前美国军费已高达9000亿美元,若发动战争,军费开支将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本就紧张的财政负担。 更重要的是,战争会严重冲击美国经济体系——股市、债市可能面临崩盘风险,而美国民众日常所需的手机、衣服等消费品,因供应链断裂价格可能翻倍,这将引发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动摇美国社会稳定根基。 最后是国际环境的孤立,从国际法角度来看,美国主动对中国动武缺乏正当理由,大概率会遭到联合国的谴责,而在盟友层面,欧洲的德国、法国,亚洲的日本、韩国等,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经济利益深度绑定,绝不会轻易跟风参战。 俄罗斯与中国关系紧密,若美国对华动武,俄罗斯很可能选择帮腔,让美国陷入同时应对两个核大国的困境,即便像澳大利亚这样亲美的盟友,也因与中国存在贸易联系,立场矛盾,只会通过台湾问题间接推波助澜,而非直接参与战争。 综合来看,尽管有专家提出战争选项的担忧,但在美国面临核威慑、经济代价、国际孤立的多重制约下,动武的实际可行性微乎其微。 贸易战的本质是经济利益与发展空间的博弈,而非军事对抗的前奏,对于美国而言,理性的选择不是升级冲突,而是回到谈判桌前,与中国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对于全球而言,中美保持和平稳定的关系,才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关键,毕竟,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形式的战争,最终都只会让所有人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