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自从中国对美国船只进行收取特别港务费以来,从美国到中国的货物到中国港口的美国船只

自从中国对美国船只进行收取特别港务费以来,从美国到中国的货物到中国港口的美国船只,为了逃避停靠特别港务费,他们有了新办法,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美国货轮现在不直接开到中国了,而是先停韩国釜山港或越南胡志明港,把货卸下来,再换一艘挂巴拿马、利比里亚等“方便旗”的船运到中国,比如一艘装满美国大豆的船从洛杉矶出发,先到釜山,再由第三方船把货送到上海。   这样虽然要多跑7-10天,还得多花中转费,但能省下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港务费,韩国港口的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三个月,釜山港接的中美航线中转货量涨了47%,其中62%的货都是靠“换船”躲费的。   有些美国公司直接把船从美国籍改成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等国的“方便旗”,或者通过长期租船把运营权转给别人,让船在法律上“不是美国船”,比如某美国公司的货轮改了利比里亚旗,就成功躲过了费用。     不过这招风险大,要是被查出实际还是美国公司控制,钱还得补交。   有的货轮故意开慢点,或者在公海停几天,等新计费周期开始,好利用“免费用船次”的额度;还有的货主通过第三方贸易公司发货,让货物清单上显示发货方不是美国企业,从而躲费。   不过这招主要对大豆、矿石这种能存住的货有用,对生鲜、电子产品这种赶时间的货就不行了。   中国这招“特别港务费”之所以厉害,不光是因为费率高,更因为规则严,只要美国企业直接或间接持有船舶25%以上的股份,不管船挂哪国旗、在哪造的,都得交钱。   这一招直接把打击范围从美国籍船扩大到了全球约3120艘和美国资本有关的船,占全球船队的3%。   政策第一天就见效了:美国一艘豪华邮轮“RIVIERA”号,因为停靠上海港一次要交1167万元费用,直接取消了行程,乘客们气得直跳脚。   美国三大邮轮公司现在特别纠结,要是继续停中国港口,2028年费率涨了,一艘船一年可能得多交3亿元,要是退出,就得放弃全球最大的邮轮旅游市场。   这场“港务费大战”看着是中美较劲,其实暴露了全球贸易规则的漏洞,美国嘴上说“振兴本土造船业”,实际上是通过长臂管辖破坏国际供应链;中国反击是维护自己权益,但也让全球航运成本涨了。   更坑的是,美国船东的躲费招数虽然能省点钱,但让供应链更复杂了,中转港堵车、货物容易坏,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从长远看,打贸易战谁都没好处,中国反制虽然准,但要是美国一直升级对抗,全球航运业可能陷入“比谁更狠”的死循环。   与其在规则里钻空子,不如坐下来好好谈,通过多边机制定个公平的航运规则,毕竟现在全球化的时代,哪个国家的经济都离不开别人,美国船东现在能躲一时,但失去的可能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长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