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醒了?原以为俄罗斯背后最铁的盟友,是伊朗和朝鲜,结果绕了一圈才发现:真正能让俄罗斯稳住阵脚的,竟是那个一直没开口,也从未送过一发军援的国家——中国!
最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一次讲话中,罕见地把矛头指向中国,要求北京不要再“援助”俄罗斯。
之前大家都觉得伊朗、朝鲜是俄罗斯最铁的盟友,确实,伊朗给过无人机,朝鲜可能也给过一些弹药,但这些都是“救急不救穷”的小打小闹。
俄罗斯真正缺的是什么?是西方全面制裁下的经济支撑,是被欧洲切断后能源出口的新通道,是不用看别人脸色的战略缓冲,而这些,只有中国能给。
你想想,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有多狠?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说冻就冻,俄罗斯储蓄银行这些关键金融机构被踢出国际支付系统,连能源都被G7搞了个60美元的价格上限,后来欧盟还想降到47.6美元,甚至全面禁了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
以前俄罗斯的能源、农产品主要卖欧洲,这下通道全被堵死了,军费一年花上千亿美元,民生预算都被挤得快没了,要是没人接盘,俄罗斯经济早崩了。
就在这时候,中国站出来了,但不是靠军援,而是靠实打实的经贸合作。
2021年的时候,中俄贸易额才1460亿美元,到2024年直接飙到2400多亿,三年时间快翻了一倍,2025年还在涨,前几个月就增长了18%。
有人说这是“援助”,可数据摆着呢,这些贸易里67%都是机械和电子产品,跟军工八竿子打不着,美国国防部自己都承认,俄军战场上90%的装备要么是苏联库存,要么是本土生产,根本没有中国的军事物资。
真正关键的是,中国给俄罗斯打开了新的生存空间,俄罗斯的蜂蜡卖欧洲卖不动,降价66%卖到中国,马上就有了销路;煤炭通过绥芬河口岸运过来,2025年前四个月就运了150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3倍;满洲里口岸光二手车出口就突破3亿,第一季度货运量涨了10.6%。
更要命的是同江那座中俄铁路大桥,通车后从中国到莫斯科的距离直接短了809公里,运输时间少了10小时,等于给俄罗斯的物资运输安上了“加速器”。
没有这些,俄罗斯的能源卖不出去,钱回不来,怎么支撑庞大的军费?怎么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
边境上的热闹劲儿更能说明问题。以前中俄边境哪有这么火?现在黑河的东北早市全是俄罗斯人来买菜,绥芬河的俄罗斯面包房开了一家又一家,2024年上半年黑河口岸出境人次直接涨了300%。超过3600个边民搞互市贸易,半年就赚了上百万,地方税收也多了200万。
这哪是“援助”?这是两国互相帮衬,在西方的封锁下硬生生闯出一条路。
再看伊朗和朝鲜,他们自己的经济都不宽裕,能给俄罗斯的顶多是些零散的武器,根本扛不起大局。
而中国不一样,咱们不搞军事结盟,不送一枪一弹,但保持着正常的经贸往来,还一直在劝和促谈,是唯一能同时跟俄乌两国说上话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这种“不掺和但靠得住”的态度,才是俄罗斯最需要的——既不用怕中国哪天突然变脸,又能通过合作稳住经济基本盘,心里有底了,自然能在战场上沉住气。
泽连斯基不是第一次说这话了,今年4月就提过一次,没人理他,现在又拿出来说,说白了就是急了。
西方援助早就没那么积极了,美国给乌克兰的军援都超850亿美元了,可战场还是僵局,他没法给国内交代,就只能找个“外部敌人”转移视线。
他指责中国,其实是想逼欧美赶紧再给钱给武器,暗示“中俄要是站一起你们更打不过”,可这种小算盘谁看不明白?
说穿了,俄罗斯能撑到现在,中国这根“隐形支柱”的作用没人能抹掉。
不是靠送军援,是靠不跟着西方起哄制裁,是靠敞开市场接盘俄罗斯的能源和商品,是靠修大桥、通口岸打通物流通道,是靠保持中立为和平留着念想。
伊朗和朝鲜那点支持是“添柴”,中国的合作才是“稳灶”,没有稳定的经济根基,再旺的火苗也烧不了多久。
泽连斯基现在跳出来指责中国,恰恰说明他终于想通了这个道理——之前误以为伊朝是关键,绕了一圈才发现,真正能让俄罗斯稳住阵脚的,是这个一直没喊口号、没亮武器,却在实实在在托底的中国。
这哪儿是中国的问题?分明是乌克兰自己找不到破局的办法,只能对着真正的关键力量乱发脾气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