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祭出最后的绝招了?外媒专家猜测,如果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售稀土,美国将中企踢出全球股市、从SWIFT支付体系中踢出中国企业,请问中国你如何招架? 最近几年,稀土这东西成了贸易战的热点,中国作为全球稀土老大,动不动就调整出口政策,让美国那边直挠头。拿2025年来说,10月9号,中国商务部一口气发了六个公告,对稀土和电池材料实施新出口管制,从11月8号开始生效。这次管得更严了,新增了五种稀土元素限制出口,还包括技术出口禁令。简单说,就是钬、铒、铥这些中重稀土,得申请许可才能出国门。而且不光是原材料,任何产品里含中国稀土超过一定比例,或者用了中国技术的企业,都得走程序。这直接卡住了美国的脖子,因为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离不开这些东西。 想想看,美国F-35战斗机一架就得用几百公斤稀土永磁材料,导弹和卫星也靠这个。外媒分析,要是中国真不卖了,美国可能反手就用金融手段报复,比如把中国企业从全球股市踢出去,断了融资路子,或者用SWIFT支付系统封杀中国企业的跨境交易。这俩招听起来挺唬人,被称为“金融核弹”。但实际情况呢?咱们一步步分析,别急着下结论。 先说稀土这事儿。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大头,精炼产量更占90%以上。美国本土产量才2%,重稀土90%得从中国进口。就算澳大利亚、加拿大有矿,也得靠中国提炼技术。美国五角大楼计划2027年建全产业链,但现在还只是纸上谈兵。2025年4月,中国就针对美国技术限制,禁了七种稀土元素出口到美国,这让美国国防承包商直呼危机,可能几周内就缺货。但大企业说影响不大,因为有库存和备选方案。可长远看,这逼着美国加速本土化生产。 中国为什么这么干?其实是回应美国的一系列动作。特朗普上台后,威胁对中国商品加100%关税,还限制半导体出口。中国这边不甘示弱,用稀土反制。外媒说,这是中国学了美国的招数,用出口管制回击。结果呢,美国CPI在2025年9月升到3.1%,关税传导让进口商品价格涨,企业慢慢转嫁给消费者。苹果、特斯拉这些公司成本大增,最后老百姓买单。关税已收了880亿刀,但通胀压力没减。 现在说说美国那俩反制招数。先是踢中企出全球股市。这听起来狠,但中国企业早有后路。2025年前九个月,香港交易所迎来66家新股上市,募资182.3亿港元,比去年同期涨220%。上半年就有42家,募资107亿港元,全球排名第一。宁德时代、蜜雪冰城这些公司,通过港股拿到国际资金,还提升了品牌。就算美股关门,A股和港股够用。蜜雪冰城上市时,认购倍数超5000倍,冻资规模巨大,股价首日涨99%。这说明投资者信心足,中国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了。 再说SWIFT。这系统是美国通过纽约清算所控制的,全球转账离不开它。但中国早就开始“去SWIFT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2024年处理175.49万亿人民币,增长43%,交易量涨24%。到2025年,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非洲进出口银行。4月单月日均交易483亿人民币,某些日子甚至超SWIFT。中国推动本地货币结算,减少美元依赖。这不光是技术问题,还是全球金融格局的转变。CIPS不像SWIFT只是消息协议,它直接清算结算人民币交易。专家说,虽然CIPS规模还小,但增长快,未来可能重塑国际支付。 中国手里稀土王牌,反制时能针对美国军工和新能源,形成互卡局面。这不是单纯资源战,而是规则主导权的争夺。美国想用行政手段重塑产业链,中国靠技术突破和资源整合占上风。中国高端磁材国产化率85%,稀土回收利用率35%,DUV光刻机也突破了。这些硬实力,让中国更有底气。2025年5月,中国稀土磁铁出口降6%,但整体供应链稳,因为国内需求大,出口只占小部分。 美国若真用金融核弹,可能搬石头砸自己脚。2025年8月生产者价格数据没显示关税伤到美国制造业,反而推高了消费者价格。关税影响是渐进的,企业先吃亏,然后转嫁。短期内,关税收了880亿,但长期通胀高企。经济学家说,关税已推高通胀,未来更多价格上涨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