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衡水分行:错了,追责吗?选择沉默
衡水一消费者与建行衡水分行的维权僵局,抛出三个直击行业痛点的问题:错了吗?错了。追责吗?选择沉默。
答案早已明确。银行“强制”开通非开户必要的龙支付、手机银行,涉嫌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泄露、使用个人信息并施压,已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可能面临民事赔偿乃至刑事追责;虚假话术“欺诈”、诱导消费者,做为金融机构,该行为已非违规这么简单,已涉嫌违法。分行领导承认 “工作人员存在问题”,更坐实了违规事实。
但追责并未到来。自 2025 年 2 月消费者首次投诉以来,近 8 个月超 200 次诉求石沉大海,“认错不追责” 成为既定事实。这种沉默背后,是银行内部治理的失效:客服、网点、管理部门陷入 “谁都管谁都不管” 的僵局,消保部门沦为 “责任传递通道”。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利益算计与监管短板。龙支付手机银行活跃度直接与员工薪酬、网点绩效挂钩,追责恐引发连锁投诉;与学校的排他性合作更是核心利益。而监管依赖银行自行反馈的机制缺陷,让 “流程繁琐” 等托词成为拖延借口,违规未受公开处罚进一步加剧惰性。
从承认错误到选择沉默,建行衡水分行的态度转变,正是金融行业 “业绩压倒合规” 乱象的缩影,更凸显了强化监管问责的迫切性。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建设银行黑猫投诉[超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建设银行衡水分行河北省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