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台湾名嘴帅化民表示:“当所有的台湾人,都不承认自己中国人身份的时候,那么对于大陆

台湾名嘴帅化民表示:“当所有的台湾人,都不承认自己中国人身份的时候,那么对于大陆来讲,他们就是一群外国人,那到时候,大陆的军队打一群外国人,还会手下留情吗”? 帅化民早年随国民党迁台,他的经历几乎浓缩了国民党在岛上的起伏轨迹。从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他一步步从基层军官升至中将,退役后转战政坛,2008年当选立法委员。这些年,他以军旅背景切入两岸议题,发言直白犀利,常在媒体上剖析岛内政策对两岸的影响。他的观点源于亲身经历,对岛内某些势力推动的文化分离特别敏感,认为这不只是教育调整,而是长远隐患。帅化民强调,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联系是历史事实,否认它等于自断根基。他在访谈中多次指出,岛内如果一味强调分离,只会让两岸互动更趋对立,年轻人最终受害最深。他的言论虽遭部分人攻击,却在岛内外引发广泛讨论,许多人觉得接地气,戳中了政策背后的荒唐。 帅化民那番话出自一次针对两岸定位的访谈,他借朝鲜战争旧事作比。那场战争中,志愿军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用简陋武器硬是将对手逼回三八线,展现对外来者的坚定姿态。帅化民以此说明,对内事务和对外冲突性质迥异,如果岛内当局执意将自己定位为外人,对岸的回应自然不会有内部宽容。他的分析逻辑清晰:过去志愿军尚且如此,如今大陆军事力量已今非昔比,航母编队巡弋西太,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广阔,实战能力远超从前。这番话不是空谈,而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警醒。帅化民认为,岛内政策若继续走极端,只会放大风险,让民众陷入被动。他的话虽直白,却透出军人的务实,提醒大家两岸问题不是游戏,任何轻率定位都可能酿成大祸。 岛内去中国化政策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逐步渗透教育和文化领域。2019年推出的108课纲,将中国历史强行并入东亚史范畴,原本独立章节被拆散,夹杂日本和韩国事件,地理课也调整区域划分,淡化中华文化的整体性。语文教材文言文篇幅大幅缩减,从每周三节降至一节,经典如孙子兵法移入选修,军校课程甚至删除中国现代史,换成世界历史模块。这些变动引发教育界不满,上百名专家公开批评,认为这破坏了历史连续性,扭曲年轻一代的民族认知。2024年学生团体发布的观察报告显示,超过六成学生不认同将英文强融其他学科,五成反对学习历程档案制度,显示政策推行阻力不小。帅化民对此直言,这种做法短期制造虚假团结,长期却掏空文化根基,岛内民众的根本利益难保。 去中国化不限于课堂,还渗入日常生活。2024年12月,台北一家超市年菜广告用英文Chinese New Year标注,遭亲绿网红投诉,最终改成Lunar New Year,避免所谓不当含义。这事虽小,却暴露政策对文化符号的敏感。春节本是中华传统节日,在岛内却被视为需回避的标签。教育团体联合抗议,现行课纲实施六年,已拆解历史时间轴,小化中华经典选文,教师们痛批这让孩子失去文化自信。2025年4月,岛内教育界再度呼吁废除去中课纲,恢复高中语文文言文比例和历史课时,强调教育应回归中华文化主体。帅化民的观点与之呼应,他认为这些变动不是中性改革,而是政治操作,忽略了台湾民众的血脉基因,长期看只会让岛内社会更分裂。 赖清德2024年5月20日上任,演讲中抛出两岸互不隶属说法,将大陆描绘成威胁,否认九二共识。这番表态迅速引发大陆回应,东部战区三天后启动联合利剑-2024A演习,陆海空火箭军联合行动,舰艇穿越海峡,战机低飞模拟拦截。10月10日国庆讲话,他再度强调类似观点,北京外交部严正回应后,联合利剑-2024B演习跟进,范围覆盖整个台湾周边,警告意味浓厚。 2025年3月,赖清德接受美媒专访,重申新两国论,解放军中旬在台海附近开展演习,4月1日至2日环台军演逼近马祖东部,火箭军阵地发射声震动海岸。这些演习规模逐次升级,从围岛封锁到实战准备,显示大陆对分裂言论的零容忍。帅化民分析,这正是对岛内某些人的提醒,别指望外部靠山就能高枕无忧。 两岸血脉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帅化民强调,中国大陆和台湾共享历史,讲同一种语言,这种纽带不是政策能轻易斩断的。去中国化虽制造短期氛围,却无法抹去民众的内在认同。教育改革若继续极端,只会让年轻一代迷失方向,竞争力下滑。岛内有识之士高呼废课纲救孩子,盼拨乱反正,2024年还有机会,但时间紧迫。帅化民的警醒不是恐吓,而是基于现实的呼吁:两岸一家亲,否认身份等于自绝后路。未来走向,取决于岛内选择,政策若不纠偏,风险将层层累积。

评论列表

淡定
淡定 2
2025-10-28 11:49
直接来个开战书,给半个月时间,让台湾人做个选择,只有不是列入台独名单的、非日裔的都可以到大陆或其它国家,日裔的或其它外国人想回国或去日本的就回去,留下来想打仗的就好好打一仗,分个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