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正式宣布了!荷兰国防大臣鲁本·布雷克曼斯在2025年10月15日的北约防长会议上,正式抛出对乌克兰的新一轮军援计划。这项援助总额9000万欧元,专款专用,瞄准侦察和打击无人机的采购与生产。 几天前,荷兰刚承诺2亿欧元用于乌克兰能源设施修复,这次跟进直接点燃了舆论焦点。北约成员国齐聚布鲁塞尔,会议议题直指如何强化乌克兰空中力量,以应对俄军推进。布雷克曼斯强调,这笔资金将注入乌克兰本土生产线,避免长途运输的延误,确保设备快速上阵。乌克兰东部前线无人机缺口巨大,上月损失率高达三成,这批援助来得正是时候。 从地缘角度看,荷兰此举紧跟北约集体防御框架,意在稳固欧洲东部防线,同时展示本国在军工领域的担当。毕竟,荷兰本土军费预算有限,但通过精准援助,能换取盟友支持,尤其在ASML光刻机出口管制上的让步。 这项9000万欧元援助并非空头支票,而是有明确路径。资金将分三部分分配:约40%用于核心组件采购,如传感器和电池组;30%投向组装车间扩建;剩余部分覆盖飞行员培训和维护体系。荷兰与乌克兰早在2025年6月签署过5亿欧元合同,联合生产60万架无人机,这次追加直接加速样机投产。侦察型无人机配备红外成像,能在夜间锁定热源目标,打击型则携带5公斤弹头,精度控制在米级范围。乌克兰国防工业局已启动招标,本土供应商优先,确保供应链不依赖外部。布雷克曼斯在会上直言,这不是短期输血,而是长期赋能,帮助乌克兰构建自主产能。 欧洲媒体称赞此为“火力升级”,但也有人担忧资金流向不透明,呼吁欧盟审计介入。荷兰国防预算中挤出这笔钱,源于上半年军费上调8%,反映出海牙对俄威胁的警觉。 援助包里还有一枚重磅炸弹:荷兰支持向乌克兰供应远程战斧导弹,射程超1600公里,低空掠地避雷达,弹头载荷450公斤。布雷克曼斯明确表态,这项推进取决于美国最终拍板,美方正内部权衡库存与战略影响。北约框架下,战斧导弹属于共享资产,美国若点头,首批可从欧洲仓库调拨。乌克兰急需这类远程打击工具,以反制俄军后方指挥体系,上周卫星图像显示顿巴斯补给线仍活跃。荷兰此提法,表面是盟友协作,实则测试华盛顿底线。 比利时和德国代表会上点头附和,但波兰呼吁加速,凸显东欧国家急切。整体看,这波宣布强化了北约的威慑姿态,却也暴露欧洲军援疲态,总额已超千亿欧元,财政压力渐显。 转折来得突然,就在援助消息刷屏之际,荷兰经济事务部于9月30日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冻结其所有子公司资产,并启动接管程序。这家全球领先的8英寸模拟芯片企业,去年营收147亿元,净利润22.97亿元,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安世专注车规级MCU,供货国际汽车巨头如大众和通用。母公司闻泰科技持有多数股权,自收购后,安世一直合规运营,按时纳税,无违规记录。 荷兰政府以“安全隐患”和“管理缺陷”为由,指其可能泄露技术,威胁欧洲经济安全。时间点卡得准:9月29日美国商务部追加对闻泰的实体清单制裁,次日荷兰即行动,疑似响应美方压力。经济大臣卡雷曼思随后表示,将与中国官员磋商,但冻结已成事实,安世高管三人直接向法庭申请调查,切断中国区访问权限。 两个宣布一热一冷,折射欧洲夹缝求生。援助乌克兰稳固北约阵营,半导体干预迎合美方,荷兰小国大谋,步步为营。援助提升乌克兰不对称作战能力,无人机月产目标200架,战场响应更快;安世案则暴露投资环境风险,中资企业估值逻辑生变,闻泰年盈利或从20亿滑至亏损10亿。全球半导体链分裂加剧,欧盟市场信心受损,投资者转向亚洲。 荷兰经济部正多方协调,与中欧企业对话,但僵局难解。士兰微等本土厂商或趁机填补空白,加速车规芯片国产化。这提醒各国,关键技术依赖外部隐患大,必须筑牢自主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