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10月27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结束马来西亚行程,正式启程前往日本。这是他连任后首次访日,也是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上任不到一个月的首次外交大考。 高市早苗9月底刚接任首相,毫无应对美国总统的经验,心里难免忐忑。 她深知特朗普向来务实强硬,而日本国内对防卫费上涨的反对声从未停歇。 早在特朗普启程前,两人就通了10分钟越洋电话,高市早苗先亮明加强同盟的态度。 特朗普却只提安倍很看好你,这话看似随意,实则是在试探新首相的话语权。 10月27日傍晚特朗普落地东京,三天行程被排得满满当当,正式会谈、登航母等环节一个不落。 登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的安排格外引人注意,这种高规格待遇在外交中并不常见。 美方显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外界彰显美日同盟的紧密,同时给新首相施加压力。 防卫费问题成为此次会谈的核心分歧,美方明确要求日本将防卫开支提升至GDP的3.5%。 高市早苗却异常坚决,多次公开表示只能提升到2%,这背后是日本国内的现实困境。 日本经济复苏乏力,民生开支压力不小,贸然大幅增加防卫费,会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作为新首相,她刚站稳脚跟,根本不敢违背主流民意,否则执政基础可能动摇。 特朗普频频提及安倍,并非随口一说,安倍执政期间与美方建立了深厚的互动基础。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暗示高市早苗,需延续此前的合作节奏,同时也在摸底她的立场倾向。 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美日在演双簧,也有人认为是赤裸裸的利益博弈。 不少人觉得,特朗普的核心诉求是让日本多掏钱,而高市早苗则在夹缝中求平衡。 对比奥巴马时期美日首脑的温和互动,特朗普此次的步步紧逼显得格外直接。 往届会谈中,防卫费分歧虽存在,但从未如此公开对立,这也反映出美方的战略焦虑。 美日同盟看似牢固,实则一直存在利益拉锯,美方想让日本承担更多安全责任。 日本则希望在获得保护的同时,守住经济利益和外交自主空间,矛盾难以调和。 从当前局势来看,双方很难在短期内达成一致,防卫费谈判可能会陷入长期拉扯。 高市早苗大概率会坚持2%的底线,同时用其他合作让步来安抚美方情绪。 特朗普或许会暂时妥协,但后续大概率会通过贸易、科技等领域施压,弥补诉求缺口。 对亚太地区而言,美日互动的走向至关重要,和平稳定才是各国共同的期盼。 我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推动区域合作共赢,这一立场不会改变。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特朗普启程前往日本——财联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