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陆还未动手,台湾的很多士兵就已经辞职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

大陆还未动手,台湾的很多士兵就已经辞职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先要明白,台湾现在的军队结构本身就已经相当吃紧。岛内号称有15万左右的常备军,但真正在岗、能随时投入战斗的,大概只有一半左右。再加上不少军人是文职岗位、后勤保障,能真正上前线的,少之又少。 更尴尬的是,这个“少”还在不断减少, 据台媒自己报道,过去一年台湾军方的自愿役军人辞职率创下近五年新高。年轻人不想入伍,老兵想赶紧退伍,军队的人力空缺越来越大。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士兵宁愿辞职,也不愿继续待在部队?原因很现实。先是待遇问题。台湾军人表面上看似稳定,但工资其实并不高,尤其是基层士兵。 要知道,台湾物价可不便宜,一个士兵的月薪可能还不如个普通白领。工作辛苦、风险高、节假日还不自由,干的活又多又杂。 岛内年轻人都在想着怎么去开Uber、送外卖、进科技厂,谁还愿意在部队里蹲岗?所以现在台湾征兵广告做得比综艺节目还夸张,什么“保家卫国、荣誉无上”,结果连学生都直摇头。 第二个原因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没人真想打仗。别看民进党当局天天喊着“保卫台湾”,底下的年轻人可没几个真信的。 对他们来说,战争不是口号,是现实的恐惧。一旦真打起来,他们清楚自己面对的是谁,解放军。大陆的军力差距不是一星半点,那种压倒性的实力摆在那儿,台湾军人心里其实比谁都明白。 如果真有一天要上战场,自己可能连飞机都没起飞,导弹就已经落下来了。你让这些年轻人怎么安心服役? 第三个原因是民进党当局的政策“把人逼走了”。这几年,民进党不断强化“以武拒统”的路线,延长义务役时间,从4个月改成1年,还想进一步强化训练内容。 说是“保卫民主”,但实际上却让年轻人觉得“这不就是在逼我去当炮灰吗?”民进党一边拿着“抗中保台”的旗子,一边用民粹刺激社会情绪,但从来没想过,这些喊口号的代价,是一群被迫拿枪的年轻人。 更离谱的是,台湾的装备和训练水平,还真配不上那些口号。岛内军队长期缺乏实战训练,装备老旧,管理僵化。 许多部队连夜间训练都不敢搞,怕出事故上新闻;枪支使用受限,甚至打个靶都要批报告。这样的军队,士气能高才怪。 很多年轻士兵抱怨,在部队里不是在练打仗,是在练“写报告”。所以他们一有机会就赶紧辞职,生怕多待一天出什么事。 还有一点,外部环境让台湾军人更没信心。以前他们还能靠“美军撑腰”来给自己打气,但现在大家也看出来了,美国嘴上说得好听,真要打起来,人家连武器都不一定送得上岛,更别提派兵了。 再看看乌克兰的情况,台湾年轻人早就心里有数,指望别人保自己?算了吧,能保的只有自己。所以,不少人选择退伍、出国、找稳定工作,反正只要不拿枪、不被卷进战争,那才叫真的“保命”。 其实从某种角度看,这种“辞职潮”反而是一种清醒。因为很多人已经不再被民进党的战争口号洗脑,他们明白打仗没赢家,尤其是台湾这种地理条件、资源都有限的小岛,真打起来,输的只能是自己。 只是可惜了,那些掌权的政客并不在意这些普通士兵的命,他们只在乎政治利益,只要能稳住选票,哪怕让年轻人去前线送命都无所谓。 台湾的军队现在陷入了一个怪圈,上面天天喊“全民皆兵”,下面却在偷偷“全民辞兵”。这种脱节的局面,说白了就是民心已经散了。再多的武器、再多的援助,都弥补不了士气的崩塌。没有信念的军队,是打不了仗的。 其实,民进党当局最怕看到的,不是士兵辞职,而是社会普遍的“冷感”。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开始觉得战争离自己太近,政权的合法性就会被质疑。当一个政府要靠强制延长兵役来维持军力,那说明它的政策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 未来,台湾军队的人力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年轻人对战争的恐惧不会因为一场演习就消失,对民进党的信任也不会因为几句口号就回暖。或许有一天,当台北的高层还在做着“以武拒统”的梦时,底下的士兵已经在考虑明天的退伍手续。 从根本上讲,台湾的军队问题,已经不是“招不到兵”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社会的信仰断裂。民进党拿政治去绑架年轻人,用口号去掩盖现实,结果就是岛内军人不愿打、民众不愿听、社会不愿信。这样的军队,就算人还在,灵魂也早就散了。 所以,当有人说“大陆还没动手,台湾军队就先崩了”,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士兵的辞职潮,不仅是军心动摇的信号,更是整个社会对战争、对当局、对未来彻底失去信任的表现。台当局若还不反思,那接下来崩的可能就不仅仅是士兵,而是整个政权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