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相机一打开,我差点把手机扔了。” 这不是段子,是26岁女生@小盒昨天的微博。 她晒出一张刚洗完脸的自拍,配文只有一句:“不开美颜,我长这样,算丑吗?” 评论区炸了。 有人安慰“真实最难得”,也有人毫不客气“确实不能看”。 更扎心的是,一条高赞留言说:“姐妹,我比你惨,我连敢发的勇气都没有。” 《心理学前沿》去年给出数据:每天花30分钟以上修图的人,3成出现“滤镜依赖”——卸了妆不敢照镜子,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像盗版。 小盒就是这3成。 她告诉我,她手机里装着7款修图App,拍照到发帖平均18分钟,“像给脸写简历,一页都不能出错”。 可与此同时,TikTok上NoFilter话题播放破120亿次。 素人、网红、明星,一排排把毛孔亮出来。 歌手Alicia Keys干脆8年不化妆,她说:“我受够了自己脸上的‘羞耻感’。” 反差就在这里:我们一边点赞别人的素颜,一边却不敢承认自己的原图。 YouGov的问卷更直接:6成受访者觉得“过度磨皮”降低信任,可同一批人里,仍有7成承认“发图必开美颜”。 “我知道没人真关心我有没有黑眼圈,”小盒说,“但我怕那条‘她怎么敢这么丑’的弹幕。” 屏幕里的标准脸越滑越窄,屏幕外的我们越活越窄。 昨晚,小盒把那条微博留了下来,没删。 “先学会不拉黑自己的脸,再谈自信吧。”她回完最后一条评论,手机一扔,去洗脸。 水声哗啦啦,像把滤镜也冲进了下水道。 原相机还是那台原相机,只是这一次,她没再急着点“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