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西路,坊间各种“韩系街道”、“魔都小首尔”标签的背后,是其被忽略的百年人文底蕴。马路虽短,但是半个世纪的海派风情全都浓缩其间;每栋老宅的背后,都封存着一段传奇故事。
.
⚜️百年利西路
初名吕西纳路,1912年后由土路拓宽,为越界筑路的产物。1944年以吕西纳的谐音改名为利西路至今。
.
↩️两个“S”弯
利西路不长,沿途有两个漂亮的S弯,弯弯曲曲中又不乏烟火气。路两侧的老公房、防盗窗、藤蔓绿植具有浓郁的海派生活特色,几家安静的文艺小店点缀其间,举手投足之间便会遇到不一样的风景。
.
👀主要看点
🏡戴耕莘宅
📍利西路24弄5号
民国卷烟大王戴耕莘的住宅,1920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法式独立花园建筑。黄色绿色交相呼应,欣赏起来感官非常舒适。
.
🏡双子楼
📍利西路30、32号
两栋外立面完全对称的砖木结构花园洋房,因主人不详,只知道住着兄弟二人,所以被称为双子楼。建筑建于1930年代,清水红砖外观,最标志性的就是朝南的弧形阳台,带有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
🏡李鸿章母住宅
📍利西路44号
建筑来历略有争议,但是门口文保牌上写的是李鸿章母住宅。这栋房子建于1889年,从19世纪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在上海凤毛麟角。
建筑为一栋2层塔形八角楼,经居民允许进到1楼参观了一下。内部地板、门窗、楼梯等主要构件基本保存完好。木雕落地花罩、狮头金漆雕花立柱弹眼落睛。
.
🏡郭氏住宅
📍延安西路949弄25-47号
利西路上能看到建筑的背面,构成了马路最童话的一景,正面需要从延安西路进去。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住宅,住在这最久的人是郭四小姐郭婉莹,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的主人公。
这栋住宅建于1920年代,为传统德国式建筑。半露明木构架、红瓦陡坡屋顶与白色拉毛外墙颇有欧洲乡村别墅的观感。
.
💬个人建议
非老建筑爱好者没必要专程来利西路走一次,但是喜欢的可以大饱眼福。我更建议利西路-武夷路-愚园路一起citywalk,会更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