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乌鲁木齐时空相对论 10月8日,乌鲁木齐老友一早发来问候微信,图片是“寒露”节气,我大吃一惊,此时的苏州依然艳阳当空,暑热难耐;整个城市繁华似锦,满目葱茏,依然是盛夏景致。 可这分明是农历八月十七,实实在在“寒露”了。乌鲁木齐的妈妈说,晚上的温度已经降到2摄氏度了,在家里要穿羊毛背心。10月10日,乌鲁木齐就开始供暖了,这意味着漫长的冬季开始了。 9月底,乌鲁木齐已是深秋,街边的绿树都换上了金色华服,在瑟瑟秋风中翩然起舞。早晨出门要穿风衣,中午又得换短袖T恤,晚上简直要穿薄羊毛衫了。一天近十度的温差,“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一点没有夸张。 从乌鲁木齐到苏州,相距不过3800多公里,居然就穿越了两个季节。 9月底下江南,以乌鲁木齐的气温来推测苏州,当我穿着冲锋衣走出苏州火车站,差点热晕。当天苏州29摄氏度,而乌鲁木齐只有10度,穿着乌鲁木齐的“装备”来到苏州,自然不对。 一座城在西北,一座城在东南。经由飞奔的列车,时空的转换在不到40小时内完成,我从深秋重归盛夏。 走在苏州的街头,我突然明白了“相对论”。同样的时间,可以盛载完全不同的内容。 苏州午饭时间,日上中天,阳光正艳,感觉应该中午13点了,一看表,才11点。夜幕初下,凉风习习,人们三三两两在小区里遛弯,不远处广场舞的音乐高亢热烈,分明是乌鲁木齐夏日傍晚9点多的氛围,但此地是苏州,还不到7点。 感觉夜色渐深,世界已经安静下来了,我也有点睡意朦胧,可一看时间,还不到晚上9点。在乌鲁木齐,这会儿也就是刚刚吃过晚饭,离睡觉还早着呢。 仅仅两个小时的时差,却构筑出风格迥异的生活画面。10月15日,乌鲁木齐下了2025年第一场雪,雪下得太大太猛,一些细细的枝条都被压断了。我看着朋友圈里的漫天大雪,望着眼前的盛夏美景,感觉很奇妙。 10月20日,苏州气温骤降,漫长的夏天终于退场,瑟瑟寒意仿佛冬天来了,可是气温分明在18摄氏度上下,早晚温差不过四五度。在乌鲁木齐,就是秋高气爽的感觉。但苏州此时,让我这个北方人也喊冷了。 此时的乌鲁木齐倒是真正入冬了。不过,妈妈说:不冷,家里很暖和。 原来世界就是个巨大的相对论。同一片天空下,有一千个时空、一千种生活、一千种感受,可以同时存在。 活在当下,就是在此刻、自己的时空,用心尽力,开开心心。时间与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