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联手中科院博士后团队以技术创新护航泉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早报讯(融媒体记者许雅玲)随着绿色低碳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污水生物处理领域的技术突破备受关注。日前,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第三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搭建的桥梁,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左富民博士后团队正式开启厌氧氨氧化工艺关键技术攻关合作。此次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有望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更将为泉州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研究院设有低碳环境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研发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目前主要集中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但短程硝化的稳定控制难度较大以及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条件严苛,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关键瓶颈,导致厌氧氨氧化相关工艺的工程化进程颇为缓慢。”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员陈其晓说,恰逢本届博创赛的举行,研究院便张榜发布这一课题,希望汇聚全国智慧,共同攻克这一技术难关,推动污水生物处理向节能降耗、协同增效方向转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左富民博士后团队揭榜后,双方围绕项目具体需求、技术难点破解路径、后续落地规划等关键环节,多次开展深度交流,从技术方案可行性论证到产业化应用初步布局,均达成高度共识,为合作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双方已按照既定计划进入实质性研发阶段,团队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定期召开进度会议,同步研究进展、及时解决研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后续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与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力争早日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成果落地。”左富民说。

“泉州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大力支持,是此次合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陈其晓告诉记者,研究院已先后获得泉州、晋江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经费支持,不仅缓解了研发资金压力,更体现了政府对研究院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极大增强了科研团队的创新信心。

陈其晓表示,希望在政府相关政策引导下,依托此次合作项目,让先进技术在异地孵化成熟后,快速在泉州实现产业化,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泉州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