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老服务发展水平情况。记者获悉,截至2025年9月底,全省养老机构达到2731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6.4%,超出国家“十四五”目标21个百分点,星级养老机构占比达74%。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要求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的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格局,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连续15年向全省老年人和老龄工作者致慰问信;各有关部门把破解老年人“急难愁盼”作为首要民生课题,在社会保障、服务供给、健康支撑、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综合施策,努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推动各项为老服务更加可感可及,我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聚焦养老资金来源,持续夯实社会保障体系。贯彻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促进制度统一规范运行。山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持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稳步提升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企业年金覆盖面持续扩大,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推行信息比对、自助认证、单位协助等认证方式,同时保留传统认证方式,积极构建人性化、便利化、全覆盖的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体系。
稳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全省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超过5580万人,今年以来,已有近26万人享受保障待遇,帮助减轻了失能老年人家庭负担。加强兜底保障,将59.1万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29.2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有效保障了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聚焦服务供给,持续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涉老政策优化集成,提请省委、省政府制定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出台《普惠性养老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优先引导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实现省市县全覆盖,全省认定普惠性养老机构1631家、占比达到60%。
截至2025年9月底,全省养老机构达到2731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6.4%,超出国家“十四五”目标21个百分点,星级养老机构占比达74%。每县均建有1处以特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要功能的县级敬老院,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因地制宜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建设家庭养老床位8.6万张,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8万户,“县—乡—村—家”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密实。
聚焦老年健康,持续完善健康支撑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省96.5%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96%的县(市、区)设置安宁疗护病区,48%的基层机构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深入实施老年健康促进6个专项行动,发布老年健康科普视频19个,播放量超过500万次。持续深化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全省医养结合机构总数达1125家、总床位超过33万张,均占全国1/8以上。(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丁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