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场在吉隆坡关了门谈了10小时的谈判,结束之后没有联合记者会,没有签字仪式,但懂

一场在吉隆坡关了门谈了10小时的谈判,结束之后没有联合记者会,没有签字仪式,但懂行的人都在抠字眼——因为双方通报里,各藏了一句“过去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话。 中方称美方表达立场是 “强硬” 的,中方维护利益是 “坚定” 的。 这两个词虽然我们并不陌生,但在谈判通报中如此直白地表述却不多见。 它仿佛向外界传递了一种信息,即中方在面对美方的强硬态度时,不会有丝毫退缩,会坚定地捍卫自身的利益。 而美方则表示愿意通过 “平等”“尊重” 的方式解决分歧。 要知道,在过去几年,“平等”“尊重” 从美方口中说出来几乎是敏感词,他们更倾向于使用 “基于规则”“实力出发” 等表述。 如今美方这样的表态,就像是两个正在掰手腕的人,其中一方突然说要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较量,这不仅仅是态度的转变,更暗示了双方位置感的变化。 此次谈判虽然没有达成最终的协议,但却有了 “框架”,也有了 “内部报批程序”,双方的节奏没有乱,虽然谁也没有提速,但至少还在朝着前进的方向努力。 而且,双方能够在第三方场地,连续 10 个小时不中断地将关税、出口管制、芬太尼等棘手问题一一摆上桌面进行讨论,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从谈判成果来看,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美方财长贝森特表示,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 100% 的关税,这无疑让市场松了一口气。 同时,双方就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 301 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等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 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关税休战协议,贝森特也暗示会延长,不过最终还需元首决定。 在稀土和大豆采购问题上,此次谈判也有所涉及。 中国出台的稀土出口和技术管制措施,让美方反应强烈,毕竟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贝森特称预计中国会把实施稀土矿物和磁铁管控推迟一年,重新审视相关政策,但这一说法尚未得到中方证实。 而大豆采购方面,美国豆农一直希望中国能增加对美国大豆的进口,此次谈判也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一丝希望。 有人说,在这次谈判中,美方显得更为主动和急切。 从会前放风要开领导人会晤,到会后第一时间发布通稿,都给人一种美方急于向外界展示 “我们在推进,我们有进展” 的感觉。 而中方则依旧保持着稳扎稳打的风格,话语不多,调门不高,只是如实地陈述事实,不进行过多的渲染。 事实上,真正的高手过招,成果往往并不完全体现在公开的条文之中,而更多地隐藏在那些没有说破的默契里。 这次吉隆坡谈判,虽然没有达成最终的协议,但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态度和表态,以及所形成的框架和报批程序,都为后续的谈判和双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过,我们也不能对此次谈判的成果过于乐观,中美会晤虽然会带来一定的缓和,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两国之间复杂的结构性问题。 贸易问题上,特朗普在关税壁垒和 “美国优先” 的核心政策上始终没有松动,未来双方的分歧与竞争可能很快就会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