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再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当年的中国举办奥运会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再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当年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反复来中国挑毛病,让中国人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这些年,奥运会从各国眼里的宝贝疙瘩,变成了烫手山芋,好多国家躲都躲不及。 想想看,早年间大家抢着办奥运,那是因为它能带来荣耀,还能拉动经济,让全世界看到自家实力,可现在呢,情况完全翻了个个儿。 成本高得吓人,办完后场馆扔那儿生锈,钱砸进去一大把,却没见多少回报,国际奥委会坐收渔利,主办国却背一身债。 全球不少城市和国家都吃过亏,渐渐醒过味来,不想再趟这浑水,中国也一样,从热血沸腾地申办,到现在冷静下来,宁可把精力花在自家发展上。 整个事儿得从头说起,先看看奥运会怎么从香饽饽变成鸡肋,全球范围内,奥运会的吸引力在下滑。 过去几十年,好多城市争破头想办奥运,觉得能刺激旅游、基建,还能提升国际形象,可数据摆在那儿,实际情况远没那么美好。 举个例子,希腊在2004年办了雅典奥运,本来想借机重振经济,结果花了上百亿欧元,场馆建得金碧辉煌,办完没几年就废弃了。 那些游泳池、体育馆如今长满杂草,成了废墟。希腊经济本来就脆弱,这次超支直接加剧了债务危机,差点把国家拖垮。 民众怨声载道,觉得奥运非但没带来繁荣,反倒成了负担,类似情况在巴西里约2016年奥运上重演。 那时候里约承诺奥运会会改造城市,改善贫民窟,结果呢?场馆建好后没维护,短短几个月就破败不堪,水池里积满脏水,球场被盗贼洗劫。 巴西政府欠下巨债,犯罪率还上升了,当地人直呼上当,东京2020年奥运更惨,本来预算就高,因为疫情推迟,花了130亿美元,票务收入损失8亿多美元。 日本纳税人埋单,经济没起色,反倒增加了财政压力。这些案例让各国看清了,奥运会表面风光,背后是无底洞。 转到中国这边,咱们的奥运故事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候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多久,急着想通过奥运会证明自己。 1993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全力以赴。咱们提交的方案详尽到运动员菜单、交通规划,甚至志愿者英语培训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可惜,最后在蒙特卡洛的投票会上,输给了悉尼,就差两票。现场很多人眼泪都掉下来了。 为什么输?一部分原因是国际环境,当时天安门事件余波还在,国外媒体和政客借机施压,说中国人权问题啥的。 悉尼那边呢,环境更好,设施更成熟,还承诺低成本。北京的失败让大家憋着一股劲,觉得必须再试一次。 果然,2001年申办2008年奥运成功了,那一刻全国上下都炸锅了,街头欢呼声不断,大家觉得这是国家崛起的标志,得好好办出彩。 拿到举办权后,麻烦才真正开始,国际奥委会的检查团像监工一样,一波接一波来北京。 咱们为了达标,砸了重金建鸟巢、水立方这些场馆,还改造了地铁、机场,奥委会的人挑三拣四,这儿不满意那儿要改。 施工队加班加点,图纸改了又改,差点累趴下,国外媒体还质疑中国英语水平、空气质量,说办不出国际范儿。 咱们没怂,招募几十万志愿者,英语培训从头抓起,场馆选址避开拥堵区,运动员餐饮考虑各国口味,整个过程像打仗,压力山大。 可最终,2008年北京奥运办得轰轰烈烈,开闭幕式惊艳全球,运动员村干净舒适,交通顺畅。 咱们不光没丢脸,还赚回了面子。奥运后,那些场馆没废弃,水立方变身水上乐园,鸟巢办演唱会、展览,慢慢把投资收回来了。 中国算是少数把奥运遗产利用好的国家,没像别人那样血本无归,可即便这样,中国人回想起来还是有气。 为什么?因为国际奥委会的作风太霸道。他们躺着赚钱,主办国出钱出力。 拿数据说事儿,2021到2024这个周期,奥运IP收入124亿美元,大头进了奥委会兜里。 主席年薪上百万美元,比运动员奖金多得多,东京奥运,日本亏损1500亿日元,赞助费大部分给了奥委会,主办国建场馆、办安保、搞宣传,全是自己掏腰包。 奥委会呢?坐享其成,还总改规则,比方说,针对中国乒乓球强势,直接改发球规则、球拍规定,削弱咱们优势。 如今,奥运申办越来越冷清,2025年左右,好多有实力的国家都不想接盘。 国际奥委会急了,四处游说,包括暗示中国再办,可咱们网民笑笑而已,现在中国经济腾飞,办奥运已不是必需品。 咱们更注重可持续发展,把钱投在民生、科技上,奥运会变味了,从团结平台成了赚钱工具,主办国成了冤大头。 咱们中国人经历过申办的酸甜苦辣,现在更清醒了,未来,得专注自家事儿,让体育回归纯净,别再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绑架。 办奥运的热情冷却了,取而代之的是理性选择,这对国家发展是件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