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欧盟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核心原因是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2025年10月中国商务部新规,而非安世半导体供应危机。这事儿,真是越闹越魔幻! 先看看这前因后果。9月底,荷兰突然搞出大动作,以“国家安全”为由,用一部老法律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冻结资产、赶走中国CEO,99%股份交给第三方托管。这哪是正常商业操作,分明是强盗行径。 中方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反手就掐住其命脉。安世大部分产能在中国,中方直接禁止它的芯片成品和关键材料出境,让荷兰抢了个空壳子。这招漂亮,既合理合法,又精准打击。 这边安世的事儿还没消停,法国总统马克龙又跳出来搅局。就因为中国10月升级了稀土出口管制,要求相关物项拿许可证才能出口,他就说这是“经济胁迫”,要推动欧盟用“核选项”反制。 可欧盟真敢这么干吗?欧洲重稀土全靠中国供应,轻稀土也得仰仗85%。汽车、电子这些产业离了稀土根本没法运转。就说欧洲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对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极大,一辆车平均就得用数公斤稀土,要是断供,汽车厂首先就得停摆。 而且,欧盟内部对制裁中国意见也不统一。有些国家担忧制裁会引发中国更强烈反制,像德国一些汽车企业就公开反对,担心供应链断裂影响生意。毕竟中国近年来稀土产业不断升级,从单纯资源出口向高端稀土产品制造转型,在全球产业链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欧盟制裁面临的风险更大。 荷兰国内民众也不买账,部分人认为政府此举短视,会损害荷兰商业信誉,影响未来投资环境。大家想想,谁还敢来荷兰投资,说不定哪天就被政府“抢”了。 中欧贸易紧密,除了稀土,在光伏、机械制造等领域也合作颇多。此次稀土事件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湖中,必然产生连锁反应,双方企业都在观望,不敢轻易行动。 在我看来,欧盟此举实在是糊涂。中国的稀土管制完全按自家法律来,还特意给欧洲企业留了绿色通道,合规又合理。要是真制裁,欧洲制造业不出俩月就得停摆。现在荷兰自己都慌了想谈判,马克龙还在硬撑,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欧洲车企更是冤,好好的生意被政治搅黄了。欧盟最后真敢跟中国硬刚吗?荷兰又会不会乖乖把公司还回来?我觉得,欧盟还是得冷静冷静,别被政治冲昏头脑,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