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广超通讯员张晓亚
“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漂亮的‘口袋公园’,抬脚就能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遇美’,这一美好愿景已融入进咱普通市民的生活。”2025年10月27日,在漯河市源汇区白云山路与滨河西路交叉口东南“满庭霜·知秋”口袋公园内,市民张女士谈及家门口的公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片深受居民喜爱的休闲胜地,以前是一片荒芜的空地,没想到,如今,通过清理垃圾、见缝插绿等一系列举措,华丽转身,口袋公园建在了家门口。近两年,多个口袋公园在源汇区陆续建成,以往不入眼的边角空地、建筑垃圾堆放地,经过整改,逐一成为城市中一颗颗绿色明珠。
近年来,漯河市源汇区把加强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作为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空间,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布局,合理规划公园和街头游园,采取建绿、扩绿、插绿、拆墙透绿等措施,扎实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截至目前,源汇区在辖区尚书房小区外北广场、盛世花园、新天地花园等路段共打造出口袋公园9个,约1万平方米。随着高标准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和园林绿化,促进了城市绿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
口袋公园的建设,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化休闲空间,还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小口袋”装着民生“大幸福”,曾经的街角废弃荒凉地,如今成为周边居民的“幸福园”。在设计和建设这些口袋公园的过程中,源汇区始终秉承着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的原则。巧妙地推出了“公园+娱乐”“公园+健身”“公园+文化”等多种空间组合模式,不仅在公园内配备了儿童游乐设施、休闲座椅和健身器械等便民服务设施,更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宜休憩、宜健身的绿色共享空间。此外,园内还巧妙地融入了数学、物理定理以及植物科普等丰富知识,并对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群众对绿地保护的意识,园内还设置了绿线公示牌,清晰地展示了绿地的范围。
市民们在口袋公园中享受休闲时光,孩子们在绿意中尽情玩耍,这些口袋公园就像家门口的绿色宝藏,让市民们在繁忙的生活间隙,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馨与宁静。一位居民刘先生表示,这些建在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便捷的锻炼场所,让他们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接受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熏陶的好环境。
“未来,源汇区将继续坚持高标准建设,统筹推进,把‘小而美’的口袋公园打造成提升市民幸福感的‘民心工程’,让‘小口袋’装满‘大幸福’,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源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