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蔡君彦

视频截图
“我初中毕业,我老婆美国博士,我们结婚20年了。”近日,网友@“初中文凭娶美国博士20年”在社交平台连发10多条短视频,分享自己和美国妻子的跨国爱情婚姻故事,迅速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他叫吴彦举,河南许昌人。从当初俩人在郑州领完结婚证、交完住宿费仅剩几十块钱,到如今夫妻俩带着两个可爱的女儿定居上海,生活美满幸福;他们享受爱,分享爱,每年还会拿出收入的一部分做慈善,并获得“优秀慈善义工”荣誉称号。10月27日,吴彦举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他希望通过分享他们的爱情婚姻故事,能让更多人相信梦想的力量。

吴彦举一家四口(受访者供图)
跨国爱情故事引关注,10天获赞1.5万
“大家好,今天我们想和大家分享我们的故事。”“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娶美国博士老婆的初中生,很多人好奇我是怎么娶到美国老婆的,以及婚后20多年我们这么大的文化差异,是怎么过来的,考虑了很久,我终于决定把我们的故事讲出来跟大家分享。”
10月18日深夜,在“@初中文凭娶美国博士20年”发布的第一条短视频里,吴彦举和他的美国妻子AmyThames(下称中文名吴爱美)亲密地依偎在一起,面带微笑,向镜头前的网友打招呼。
此后,他们持续更新视频,截至10月28日,10天时间已发布12条视频,累计获赞1.5万,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送上祝福,也对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好奇,有网友留言:“我觉得这确实是爱情。”“幸福,与文凭无大关系。”“中国男人有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吸引人。”“博士眼力强,慧眼识珠善良男人。”
视频中的河南小伙名叫吴彦举,1981年出生于许昌市禹州农村。从小,他就特别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一直很努力,上初中时一个年级300多人,他的成绩总能稳居前五。

吴彦举(第二排右一)和小伙伴合影
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吴彦举初中毕业后离开校园,起初在家干农活、到山里的矿上搬石头挣辛苦钱,不料,却被碎石子伤了右眼,近乎失明。后来,他的父母也不幸身患重病,吴彦举陷入人生的“至暗时刻”。
“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这不是我要的生活。”为了追寻更广阔的天地,他不断外出闯荡,一边努力学习技能,一边默默寻找机会。
那时,一个简单而温暖的愿望支撑着他在城市里坚持下去——希望有一天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家里干干净净的,被窝里暖暖和和的。

吴彦举心怀梦想外出闯荡(受访者供图)
勇敢“出圈”,他用行动赢得美国女孩的芳心
2004年9月,经过一番学习,吴彦举成为一名按摩技师,不远千里来到新疆,在一家推拿店打工。正是在这里,他与吴爱美相遇,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吴爱美当时刚从美国大学本科毕业,不远万里来到新疆从事幼教工作。“那天,她和朋友一起来店里理疗,原本没轮到我服务。其他几个男按摩师看到外国女孩进来,都有些害羞地躲开了,我胆子比较大,就自告奋勇为她服务。”吴彦举回忆道。从那以后,只要吴爱美和朋友来店里,都找他做理疗。不过,由于当时吴彦举不会说英语,两人之间只是简单打招呼,没有更多交流。

夫妻俩在视频中回忆当年“英雄救美”经历(视频截图)
真正拉近两人距离的,是一次“英雄救美”的经历。有一天,吴爱美去超市购物时,被一位中年男子跟踪。情急之下,她打车来到了吴彦举工作的推拿店,可没想到,那名男子也打车跟了过来。极度恐慌的吴爱美立刻找到吴彦举求助,因为语言不通,她只能通过电子词典把情况翻译给吴彦举看。
了解情况后,吴彦举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让这名男子离开,之后还专门护送吴爱美回到住处。他的热心与勇敢,让这位远在异国他乡的美国姑娘深受感动。
自此,两个年轻人的心越走越近。在他们发布的视频里,聊到谁先追求对方时,吴爱美笑着说是吴彦举追她,吴彦举则笑着说,他们是缘分降临后的“双向奔赴”。2004年10月31日上午,吴彦举陪吴爱美去买东西时,顺势问道:“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女朋友?”看到女孩点头答应,他勇敢地牵起了她的手,这段跨国恋情正式开启。

吴彦举和妻子(受访者供图)
语言障碍怎么破?吴彦举说,语言不够,动作来凑。比如,他想约女方在学校门口见面时,他只会说“school”(学校),不知道“大门口”怎么说,就跑到推拿店的门口比画,吴爱美心领神会,两人相视而笑。
相处中,两人在电子词典的帮助下,坦诚地向对方讲述自己的情况:吴彦举坦言自己学历不高、右眼视力受损;吴爱美也坦言自己家境一般,本科毕业后有几万美元贷款需要独立偿还等。这些并没有成为他们感情的阻碍,反而让两人更加坚定地相互鼓励,相信只要共同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后来,吴彦举从吴爱美口中得知,她之所以选择和自己在一起,不仅因为他高大帅气、善良勇敢、性格好、懂浪漫,而且,还欣赏他不吸烟不喝酒,有上进心,不随波逐流。此外,吴爱美18岁后就经济独立,在工作和婚恋选择上,家人也充分尊重她的意愿,只要她觉得好,家人没有干预,只有祝福。
如今生活富足的他们,当初是“裸婚”
相识相恋约半年后,这对跨国恋人决定步入婚姻殿堂。2005年3月9日,吴爱美跟着吴彦举来到郑州,在河南省民政厅领取了结婚证。

吴彦举和美国妻子的结婚证(受访者提供)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新疆打工也就大半年时间,结婚后没多久,由于我老婆工作变动,我们就一起去了广州。”吴彦举感慨道,新疆的这段经历,仿佛就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缘分来得奇妙,结婚却异常简单。如今和家人定居上海、生活富足的吴彦举,仍清楚地记得他和妻子当年“裸婚”时的情景,以及他娶了美国媳妇在河南农村老家引起的轰动。
吴彦举说,那天在郑州领完结婚证后,天色已晚,两人没赶上回县城的班车,就在火车站附近找招待所住下,交完房费和100元押金,身上就剩下几十块钱。第二天一早,他们坐班车回到老家。吴彦举的父母见到漂亮又知书达理的美国儿媳妇,喜欢得合不拢嘴。
“我们结婚时没有彩礼,没有婚礼仪式,没有婚宴,连婚纱照都没拍。”吴彦举说,当时家里条件有限,父母病重后雪上加霜,但吴爱美没有丝毫嫌弃。那天,家人给吴爱美的“大礼”,是婆婆硬塞给她的800元见面礼。
中午,一家人到镇上的饭馆点了几碗烩面和几个凉菜,就算是举办了结婚宴。其间偶遇一位亲戚,便一起用餐,也没有特意邀请其他亲友。
吴彦举娶了美国漂亮老婆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乡亲们都纷纷跑来看热闹,见到金发碧眼的吴爱美,都忍不住啧啧称赞,用最质朴的方式,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美国新娘。

结婚三年后夫妻俩补拍了婚纱照(受访者供图)
学英语、练厨艺、带孩子、忙理财,他是家里的“全能担当”
“结婚20年,我老婆多次变动工作城市,我一直跟着她,从来没有分开过。”吴彦举说,这些年,他一直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断学习成长。
吴彦举跟随妻子到广州后,专门给自己报英语班,学了大半年,课后在家继续通过电子字典、新概念英语等自学。经过努力,他不仅能听懂妻子说的英语,后来还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家人、外国朋友顺畅交流。
结婚后,吴彦举还用心钻研厨艺,琢磨着如何把饭菜做得既好吃又有营养,会做多个拿手好菜,“我老婆特别爱吃河南焖子,还有我做的糖醋里脊、炸大虾!”
2008年,夫妻俩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大女儿出生,他们也在这一年补拍了婚纱照。从那以后,吴彦举承担起在家带娃的责任,让妻子能安心工作。2011年,二女儿出生,这位“全职奶爸”更加忙碌,但他乐在其中。“今年大女儿17岁,上高三,已经被美国的大学录取;小女儿14岁,上九年级,两个女儿都是我一手带大的。”提及两个优秀的女儿,吴彦举的眼中满是骄傲。

两个女儿都是吴彦举一手带大的(受访者供图)
当他讲述自己在家照顾孩子、打理生活的日常时,一旁的吴爱美满眼爱慕地竖起大拇指,笑着称赞:“Goodjob!”
这些年,吴彦举在做好家庭后勤、照顾孩子的同时,还利用空闲时间做起了副业——钻研投资理财。
他说,他和妻子是典型的“互补型”夫妻:妻子20年来深耕幼教领域,工作很拼也很辛苦,还不断提升学历,从本科读到硕士,如今博士论文已通过答辩,但她对数字不敏感,也不喜欢管钱。“我们家的钱由我来管。”虽然吴彦举学历不高,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正式工作”,但他自学能力很强,在投资理财方面颇有研究。这些年,尽管也“踩过坑”,但他在国内和美国的多项投资总体收益不错,实现了家庭财富的稳定增长。
对于吴彦举的理财能力,妻子充满信任,也十分佩服。夫妻俩各自发挥优势、相互支持,让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妻子为吴彦举点赞(视频截图)
2008年,吴彦举第一次跟随妻子去美国,见到了女方的家人,也真切感受到了两国的文化差异。“在咱们中国,一家人聚餐时大家都抢着买单;但在美国,AA制是很普遍的现象。”吴彦举说,不过,随着和妻子家人交往的时间越来越长,对方也渐渐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加看重家庭和亲情。
人们常说“相爱容易相处难”,跨国婚姻更是如此。但吴彦举表示,结婚20年来,他和妻子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很少发生争吵,“就算偶尔有争执,一般都是老婆先妥协,因为她知道我比较固执、强势,总会顺着我,特别照顾我的感受。”吴彦举则把对妻子和孩子们最深沉的爱,融入三餐四季和生活点滴。

夫妻俩珍藏的荣誉证书(受访者供图)
吴彦举在上海的家里有一面照片墙,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一家人20年来的幸福时光。家里还珍藏着南京市慈善总会颁发给夫妻俩的“优秀慈善义工”等荣誉证书。吴彦举说,妻子是个特别有爱心的人,每年都会拿出收入的一部分做慈善。在她的影响下,家人多次一起资助困难学生、看望福利院的孩子,感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
多年来,慈行善举融入一家人的日常。比如,每年中秋节,他们会给小区的保安保洁每人送一份月饼,有一个人血糖高,还专门准备一份无糖的。每年春节,会给他们每人封一个过节红包。外出用餐,看到衣衫褴褛的,不吱声就帮忙把对方的账结了,悄然离开。

一家人为小区保安准备的中秋节礼物(受访者供图)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回望与妻子20年相知相爱、相濡以沫的经历,吴彦举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绝不仅仅是靠“运气”,更多是靠河南人刻在骨子里的质朴、勇敢、正直与担当,为这段跨国婚姻保驾护航。
夫妻俩希望通过分享他们的爱情婚姻故事,能让更多人相信梦想的力量。“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他坚信,只要心怀梦想,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生活终究不会辜负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当然,保持好心态也很重要,“我从不去和别人比较,只要自己过得比以前好就很满足。希望一家人能一直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