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的手腕真不是一般的厉害,上午还在那跟郑丽文握手的通稿,下午就直接坐到郑丽文的对面,动作之快,力度之猛,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那天郝龙斌带着一群人来“拜访”市长蒋万安,嘴上说是关心市政,谁都明白是为国民党主席选举造势。这一出就像摆拍的电影,镜头前笑容满面,镜头后心思各异。 对郝龙斌来说,这趟来最重要的是让大家觉得蒋万安挺我,对蒋万安来说,这种“被支持”的戏码,简直是个烫手山芋。 国民党主席选举正打得火热,三个名字挂在风口浪尖:老资格的郝龙斌、火力全开的郑丽文,还有一边观望不语的罗智强。 三个阵营后面是不同派系的盘算:老派想守住体制,改革派想打破僵局,网络派想拿流量当选票。 而夹在中间的蒋万安,成了谁都想拉拢的那块“金字招牌”,郝龙斌需要他稳传统票,郑丽文希望他帮她“年轻化”,罗智强则想沾点主流气,谁都知道,这个年轻市长的一句话,足以左右局势。 可蒋万安不是那种随便让人绑上船的人,那天早上,他办公室发出一张“工作照”,画面里他和郑丽文在宽敞的会议室握手,背景挂着“银发福利政策交流会”的字样,新闻稿写得一本正经,全程没提党主席选举,只有一句“共同关心长者福祉”。 但媒体眼睛不瞎,一看就炸了,这不是默认支持郑丽文吗?照片一出,郝龙斌那边的气势立刻降了温。 可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蒋万安清楚,上午这波“模糊操作”只是第一步,关键还在下午。 那天傍晚,他召集侯友宜、张善政、卢秀燕等地方首长,开了个“县市事务协调会议”,会前没人知道主题,记者都以为又是那种例行公事,结果一坐下,他就开口谈捷运、农产、预算问题。 话题正聊到兴头,他不紧不慢补了一句:“党要懂地方,领导人得知道基层怎么想。”这句话不带火药味,却精准扎到郝龙斌的软肋——老派政治人脱离现实。 那一刻在场的人都明白,他的立场已经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不帮任何一方,却也不做任何一方的敌人,那是政治里最难学的本事,让别人看不透你,却又不能说你虚伪。 其实,蒋万安的算计一点都不复杂,他知道郝龙斌要面子,于是给足场面,不公开拆台;他也知道郑丽文背后那群“战斗蓝”脾气火爆,就用握手照片表示尊重,对基层党员来说,他没有拒绝任何一边;对中间选民来说,他依旧是那个专注市政、不掺党争的“干实事市长”。 几天后,郑丽文以近五成的得票赢了。郝龙斌那边连记者会都懒得开,沉寂得像什么都没发生。 可就在所有人以为蒋万安会去“站台祝贺”时,他照常在市政会议上研究交通改善计划,连个“祝词”都没发,媒体笑说他“神隐”,但懂行的人知道,这才是最聪明的出现方式,不出现。 更微妙的是,郑丽文上任后第一时间组阁,把各派都纳入团队,想表现“大团结”。蒋万安没反对,也没表态,只在受访时淡淡说“祝福党务顺利”,一句话四平八稳。几天后,他在光复节活动上刻意缺席,而郑丽文高调出席、讲话激昂,这种对比几乎成了政治语言,一个在秀肌肉,一个在蓄能量。 人们常说国民党最擅长内斗,可蒋万安偏偏选择不斗,他懂得那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智慧,对他来说,现在的关键不是谁当党主席,而是2026年能不能连任,台北市长这顶帽子戴得太重,一不小心卷进派系斗争,连任票就要往外跑,与其被当棋子,不如当棋盘,让别人都得顺着他走。 政治里最危险的,是被定义;最聪明的,是让别人永远猜不透你。蒋万安那天的一上午、一下午,演给所有人看的不是表态,而是克制。 他既让郝龙斌的“绑架”落空,也没让郑丽文觉得被冷落;既不让自己陷进党争,又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他才是那个真正能撑住台面的中生代。 在一个充满算计的政坛里,有人靠喊口号立威,有人靠辩论搏版面,而他靠的是沉默,那种不急不躁的态度,看起来平淡,实际上是把整个棋盘看得最清楚的那个人,有人说蒋万安“太温”,可有时候,温柔恰恰是最锋利的刀。 信息来源:海峡网,《国民党主席选前之夜,郝龙斌:下架民进党,让国民党再次伟大》2025-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