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宣布 10月27日,日本大型销售公司“JA全农鸡蛋”宣布,东京地区中号鸡蛋

日本宣布 10月27日,日本大型销售公司“JA全农鸡蛋”宣布,东京地区中号鸡蛋批发价飙到每公斤325日元,合人民币15块,眼看就要追上去年“鸡蛋荒”时350日元的历史峰值,鸡蛋都快成“高级食材”了。   可别以为“JA全农”是普通小商贩,它是日本JA集团里管全国农产品流通的“核心”,手里握着4.5兆日元的生意规模,在全球28个国家都有站点,它报出来的价格基本上就是日本鸡蛋市场的“晴雨表”。   这个价格一出来,不管是家庭主妇还是餐馆老板,都喊着顶不住。毕竟去年“鸡蛋荒”那阵儿,超市里一板鸡蛋都得抢着买,现在价格眼看又要往最高处冲,谁心里都发慌。   去年那场鸡蛋荒,到现在日本人都记得清清楚楚。2022年10月到2023年4月,一场禽流感把日本养鸡业搅得乱七八糟,总共扑杀了1700多万只禽类,创下了单个流行季的最高纪录。   那时候超市里鸡蛋断供,货架空荡荡的,连便利店的玉子烧都一度下架,最后把价格推到了350日元的峰值。谁也没料到才过了大半年,鸡蛋价格又要“飞上天”了。   这次鸡蛋价格疯涨不是突然来的,早就有苗头了。从今年夏天开始,鸡蛋价格就跟坐过山车似的。首先是夏天一直高温,鸡群的产蛋率也跟着下降,本来一只鸡每天能下一个蛋,高温天里有的三四天才下一个,主产区的产量直接跌了两成。   更要命的是饲料成本一直在涨,日本养鸡用的饲料大多靠进口,日元贬值再加上国际粮价波动,玉米、大豆这些原料价格蹭蹭往上涨,养殖户每养一只鸡每天都在亏钱。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10月22号北海道又确认了这轮禽流感季的第一起疫情,比去年还早了一周。你得知道北海道是日本重要的蛋鸡产区,当年一场疫情就能让全国断供,现在刚入秋就出现病例,养殖户们吓得赶紧加强防疫,有的直接减少了鸡苗的投放量。   有经验的养殖户都明白,一旦疫情蔓延开来,不光要扑杀鸡群,重建鸡舍、重新补栏至少得等6个月,到那时候供应缺口只会更大。   老百姓最直接的感觉就是“鸡蛋越来越贵,还不好买”。在东京的超市里,一板10个中等大小的鸡蛋比月初贵了10%,有的超市干脆搞起了限购,每个人每次最多买两盒。   这还催生出了“鸡蛋猎人”这种新职业,有人专门盯着超市补货的时间去抢鸡蛋,然后转手卖给餐馆或者急需鸡蛋的家庭,时薪能赚到3000日元,比普通兼职挣得还多。   家里有孩子的主妇更发愁,早餐的水煮蛋、孩子放学吃的蛋卷都离不开鸡蛋,现在只能算计着用,有的甚至开始买更便宜的鹌鹑蛋来替代。 受冲击最厉害的还是靠鸡蛋做生意的餐饮行业。有个开了11年的蛋包饭餐馆老板,愁得都睡不着觉,他算了笔账,鸡蛋成本占了菜品成本的三成,现在每公斤涨了70多日元,一份蛋包饭不涨价就得亏本,可一涨价老顾客又可能走掉。   不少蛋糕店也在悄悄调整配方,有的减少了戚风蛋糕里的鸡蛋用量,有的干脆停售了蛋黄酥这种用鸡蛋多的产品,就怕利润被完全吃掉。 面对这波涨价潮,日本政府急着出台救急的措施。农林水产省赶紧从九州、四国这些没出现疫情的地方调了200万枚鸡蛋到北海道补缺口,还逼着大型批发商把库存亮出来,防止有人囤货炒作。   东京足立区的超市甚至搞了“低价蛋专区”,每天固定时间卖便宜鸡蛋,就是为了稳住大家的心。其实日本早就有鸡蛋价格安定制度,有专门的基金会会给养殖户补差价,可现在饲料涨得太厉害,那点补贴根本不够填窟窿,中小养殖户还是在亏本的边缘挣扎,有的干脆直接退出了这个行业。   可短期救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日本的鸡蛋供应链本来就很脆弱,主要产能都集中在北海道、千叶这些地方,一旦某个产区出问题,全国的鸡蛋供应都得“吃紧”。   而且饲料有八成靠进口,只要日元继续贬值、国际粮价不稳定,养殖成本就降不下来。更让人头疼的是禽流感,每年秋冬季节候鸟迁徙都会带来病毒,就算和中国、俄罗斯搞了信息共享,鸡场消毒不到位还是会出漏洞。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鸡蛋价格会不会真的突破去年的350日元。业内人士说,要是北海道的疫情能控制住,到年底价格可能会小幅回落,但想回到疫情前每公斤200日元出头的价格基本不可能。   可要是疫情蔓延到其他产区,别说350日元,说不定还能创下新的高价纪录。从长期来看,日本得赶紧调整产能布局,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得想办法搞饲料国产化,不然以后鸡蛋恐怕真要变成普通人吃不起的“奢侈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