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大豆变脸 人民币结算成为关键! 9月22日,阿根廷突然将大豆出口关税砍至零,这个南美国家用最直接的方式,给全球粮食贸易和货币体系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短短48小时,130万吨大豆订单被中国企业锁定,更关键的是,所有交易全程用人民币结算,阿根廷经济部长那句“人民币不是选择,是必选项”,道破了这场贸易变脸背后的生存逻辑。 这个国家手里能花的外国硬通货(就是咱们说的外汇储备),现在只剩不到 320 亿美元,可外面欠的债却有 2767 亿美元,相当于家里就剩几百块钱应急,外面却欠着好几千块的债,这日子怎么过? 更糟的是钱还不值钱,过去一年里,阿根廷的物价涨得没边,通胀率飙到 108.8%,全球排第三,1 块阿根廷比索现在才换 0.0049 元人民币,老百姓手里的钱,今天能买一斤菜,明天可能就只能买半斤了,缩水缩得人心慌。 而大豆,就是阿根廷的 “救命粮” 啊!全国 80% 以上的大豆,都得靠卖到中国才能换着钱,之前它还收 26% 的出口关税,把大豆价格抬得老高,跟巴西、美国的大豆比,一点竞争力都没有,根本没人愿意买。 眼瞅着美元快花完了,再不把大豆卖出去换钱,国内经济就得彻底垮掉,所以 9 月 22 号那天,它突然把关税砍到零 —— 这哪是什么 “优惠活动”,分明是背水一战,不卖不行了! 可光降价还不够,得有买家愿意马上接盘,还得用它能用的钱结算,这时候中国企业就上了。为啥咱们这么果断?因为咱们也有自己的需求。 之前巴西仗着美国大豆退出市场,把大豆价格抬得老高,一吨比美国的贵 66.1 美元,溢价创了四年新高,这不就是把咱们当冤大头宰吗? 阿根廷一零关税,大豆价格一下就下来了,性价比立马就显出来了。中粮、益海嘉里这些做粮食生意的大企业,眼睛都亮了,短短 48 小时就锁定了 130 万吨大豆订单 。 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咱们国家一个月进口大豆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定好 11 月装船,正好能补上咱们国内的供应缺口,你说这便宜谁不占? 但最关键的还不是下单快,是所有交易都用人民币结算。阿根廷经济部长那句 “人民币不是选择,是必选项”,这话听着硬气,其实全是大实话。 它现在手里没多少美元了,要是还像以前那样用美元结算,拿到美元后,要么得先还外债,要么换汇的时候被银行扒层皮,最后能剩下的钱没多少,还没法马上用。 可换成人民币就不一样了,咱们和阿根廷早就签了 1300 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阿根廷拿到人民币后,不用折腾换美元,直接就能买咱们中国的工业品 之前阿根廷就这么干过,用人民币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7 亿美元的外债,连它国内最大的家电零售商 Newsan。 现在进中国的冰箱、电视,都改用人民币结算了,为啥?因为人民币靠谱,还好用,不用看美元的脸色。 对咱们中国企业来说,用人民币结算也省事。就说九三集团,以前用美元结算的时候,汇率一波动,有时候一笔生意就亏了不少,现在改成人民币,一下就省了 28.8 亿元的远期信用证成本。 农发行还专门给中储粮放了 2.09 亿元的跨境人民币贷款,钱到账快,还不用担美元汇率的风险,你说这不是双赢吗?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就一次偶然?真不是。你看数据就知道,今年 9 月,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比去年同期涨了 90%。 2022 年的时候,中阿两国的贸易额就涨到 213.7 亿美元了,现在中国已经是阿根廷最大的贸易伙伴,它 15.9% 的出口都卖到中国,25.2% 的进口都从中国买 。 这么大的生意量,要是人民币不好用、不靠谱,阿根廷能把宝都押在人民币上吗?再看咱们国内,吉林省前九个月进口大豆用人民币结算的量,比去年涨了 312%,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认人民币,不是单一家这么干。 巴西之前坐地起价的时候肯定没想到,阿根廷会突然零关税抢生意,现在巴西手里囤着不少大豆,却卖不上之前的高价,后悔也晚了。 其实咱们国家早就想明白了,不能把大豆进口全靠一个国家,得 “多国补充”,这样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阿根廷这波操作,正好合上了咱们的需求,而人民币结算就是把双方需求串起来的关键 。阿根廷需要能直接用的钱,咱们需要稳定的大豆货源,人民币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缺了它,这事根本成不了。 说到底,阿根廷大豆 “变脸” 砍关税,是被逼出来的求生,而能让这场求生成功的,就是人民币结算。 没有人民币,阿根廷卖了大豆也拿不到能用的钱,还是解不了燃眉之急;没有人民币,中国企业就算想订大豆,也得担着美元汇率的风险,没法这么果断。 不是咱们吹,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摆在那,阿根廷经济部长那句 “必选项”,既是它的心里话,也是人民币地位的最好说明。 以后再看全球粮食贸易,人民币肯定会越来越重要,这不是空话,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实在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