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攻坚,是湛江发展动能加速壮大、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关键三年,是全面形成“干部领跑、群众跟跑、企业助跑、贤达陪跑”强大合力局面的三年,也是全市人民共同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按下发展“快进键”的三年。

金沙湾。
三年来,湛江乘着政策东风、汇聚奋进之力,锚定“六大定位”,带领广大干群以“闯”的锐气、“创”的智慧、“干”的担当,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南粤红土地上奋力书写产业兴旺、乡村和美、农民富裕的鲜活图景,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交出“三年初见成效”实干答卷。
嬗变,三年之成
深耕县镇村主战场,市县镇三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干部“蹲镇蹲点”成为常态,“我邀镇委书记逛逛街”等活动拉近干群距离,在实践探索中淬炼出具有湛江特色“示范经验可复制、工作成效可亮晒、推进过程可追踪,成功模式有推广、干部能力有画像、优秀人才有舞台”的“三可三有”机制,用干部“辛苦指数”兑换群众“幸福指数”,城乡焕新颜的生动故事在这里接续上演。
“宜居宜业宜养”的活力新城。在湛江的城市画卷中,一场关于“小城逆袭”的精彩故事正在书写。廉江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细节,整洁街道与文明礼让相映,塘山岭化身城市会客厅“笑迎八方客”,用“文明”赢得全国文明城市金招牌;雷州新城上演“古今对话”,高铁新城与千年古城隔空唱和,官山水库碧波映照着产城融合的新图景;遂溪小城铺开“水岸共生”的诗意长卷,儒家、醒狮等元素充盈,烟火气与书卷气在此奇妙交融。从霞山“湛江好吃街”的味蕾狂欢,到赤坎金沙湾的海天一色,再到坡头低空之旅的云端浪漫……湛江正以“一城一品”的独特气质重新定义滨海生活,让你找到逃离喧嚣的宁静绿洲。

廉江樱花公园。
“产城融合”的美丽圩镇。在这片热土上,每个镇域都以独特的发展密码细述“变形记”的故事。岭北镇以工业强镇的底气“破茧成蝶”,让小镇迸发智造新活力;安铺镇执“美食名镇”画笔,将百年骑楼老街绘就成“舌尖上的文旅地图”;吴阳镇翻开“岭南状元故里”篇章,续写“历史文化名镇”故事;龙门镇通过“街街美”“点点美”呈现“新龙门”,还有杨柑镇的绿茵场点燃“村超”激情,曲界镇的菠萝海变身“金色观光带”,坡头镇的荒土“化茧成蝶”成为网红露营地……这些美丽圩镇正用差异化发展的“金钥匙”,打开城乡融合的新天地。

状元坊。
“各美其美”的和美乡村。从乡野田间到偏远村落,一场由内而外的乡村振兴故事正在生动演绎。产业创新奏响“富民曲”:雷州处井村变身“房车营地新贵”,一碗暖心粥创季度7万元收益;坡头南寨村一根莲藕演绎出“三级跳”的田园生金故事,土特产变身“网红爆款”;遂溪新屋村借力“小红书”东风,让荔农集体转型“种草达人”,实现“零成本”创业;麻章那柳村以“贰拾叁都”项目串联富贵竹全产业链,百年古村重焕“新芽”。环境提升绘就“新画卷”:霞山特呈岛渔家民宿与海天共眠,坡头乾塘万亩荷塘映日生辉,雷州足荣村内藏文创“大观园”,廉江中塘村用红色之笔绘画老区新事。乡风文明浸润“幸福路”:遂溪克须村“网格绣花”织就和谐画卷、陈家村“妯娌文化”传承和美家风,廉江新屋仔村“积分制”、黄坭艮村“千村叻人”行动激发治理活力等等,共同织就文明乡村的亮丽图景。还有,赤坎调顺村的非遗网龙、遂溪调丰村的东坡遗韵等让传统文化绽放光彩……从“产业破圈”到“环境焕新”,从“治理创新”到“文化传承”,每个村庄都在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调顺网龙。
出彩,滴水藏海
在产业振兴的赛道上,湛江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突围破局,一组组跃动的数据见证着奋进轨迹,GDP增速等多项关键数据跻身全省前列,湛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强劲跳动。
沉睡资源“破土新生”。在湛江的村头巷尾,一场关于“资源变资产”的生动实践正上演。赤坎百姓村将600亩闲置土地“唤醒”,携手华润置地打造北部湾万象城,“沉睡资产”变身年收入近4000万元的“聚宝盆”;霞山岑擎村与霞发集团联手,以24亿元基金撬动百亿资本,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与中国蚝都示范区,村集体收入翻五倍,渔民变身“产业股东”;遂溪杨柑镇“阿柑狮”公司承接镇村运维,徐闻二桥村富民公司直供农资、村民喜领分红……一个个“镇投”“村投”平台如春笋破土,引金融活水润泽乡土,乡村振兴的种子在湛江沃土上开花结果。
千亿产业“拔节生长”。产业发展串珠成链,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廉江核电四大“产业航母”并驾齐驱、撑起湛江制造的“钢铁脊梁”,零碳薄钢板工厂加速推进,巴斯夫乙烯裂解装置年底投产,中科炼化2#EVA项目拔地而起……它们不只是车间与管线,更是湛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生动注脚,正绘就“链式生长、聚势成峰”的制造业当家新图景。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
园区经济“聚链成势”。“1+9”园区矩阵释放强劲动能,产业转移主平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领跑,经开区东海岛化工园朝着“世界级绿色石化集群”进发。“一县一园”错位发展,既有坡头海工装备园的“重器制造”,廉江小家电基地的“智造精品”,也有遂溪食品工业的“舌尖经济”,吴川空港产业园的“云端布局”,更有雷州临港经济区的“战略支点”。这里正在上演一场如火如荼的园区服务革命,从“拎包入驻”的便捷到“全程代办”的贴心,从标准化厂房的“筑巢引凤”到产业链服务的“如影随形”,企业“移得进、接得住、发展好”正逐步变为现实,以硬核园区经济激活湛江高质量发展的“满盘活局”!

东海岛化工园区内。
耕海牧渔“闯出新路”。湛江渔业产值产量连续30年稳居全省首位,形成金鲳鱼、对虾两条超百亿元级的产业链,书写“全国每三条金鲳鱼就有一条来自湛江,每五只对虾就有三只来自湛江”的传奇。全市拥有3426个重力式网箱、占全省65%,1788万立方米深海网箱养殖水体,6座大型养殖平台领跑全省,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投产,湛江正以创新之笔重塑传统渔业的基因密码。“蓝色粮仓”产业托起万千渔村的共富梦想,助力众多镇村和村民走向致富之路。

恒燚1号。
湛品优品“香飘四海”。从浪花翻涌的滨海到沃野千里的田间,湛江的“土特产”华丽变身,强势“出圈”。依托“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双轮驱动,“湛品”矩阵壮大至176个成员,涵盖31个区域品牌和145个产品品牌,孕育出7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特色产品跻身全国特质农品、数量居全省榜首,火山红薯卖出水果高端价,徐闻菠萝、廉江红橙等土特产演绎“甜蜜事业”传奇。27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发展,实现“四季有鲜、季季飘香”产业新格局,让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世界餐桌,不仅成为湛江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窗口,更吸引大批新农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湛江生蚝。
农文旅“融合破局”。在北纬20°13′14"的浪漫坐标上,湛江将碧海金沙、红土绿野化作“诗与远方”的生动交汇。角尾乡灯楼角“世界爱情角”的海风轻语,每年“520”见证着新人的海誓山盟;徐闻“菠萝的海”里,金色浪涛与奔跑的身影共舞;赤坎老街的骑楼下,百年烟火气与《隐秘的角落》影视艺术碰撞出新的火花;遂溪千亩北部湾农旅产业园,照亮城市的月光;从滨海到乡村,国内首部垂钓大片在这里上演光影与自然的对话。湛江用红土绿野作纸、碧海金沙为墨,绘就了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现代“富春山居图”,让每个角落都成为令人向往的远方。

角尾乡灯楼角每年“520”见证着新人的海誓山盟。
前瞻,半岛风情
五年蝶变,步履铿锵!湛江坚持以“早干、快干、多干、敢干、苦干、实干”的“六干”精神,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以“新湛江”托起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跃能级:打造“半岛风情”城市新格局。以环半岛滨海旅游公路为纽带,串联全域土地整治、农文旅融合与风貌提升,打造“一路引领、多点开花”的高品质滨海经济带,椰影帆船、岛屿沙滩、海上牧歌的“产城人”融合浪漫半岛成为写实,让半岛特色成为湛江最鲜明的城市标识,示范带动湛江“百千万工程”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跃升”的全新蝶变,打造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山、湖、海联动三部曲,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的“蓝色枢纽”“黄金走廊”。
塑肌理:焕发“四大圈层”城市新魅力。以“赤橙蓝绿”色彩为笔,以“现代沿海、异乡风情、历史肌理、田园风光”四大圈层为骨,高标准推进中心城区风貌提升,让红树林摇曳、白海豚逐浪的生态符号嵌入城市肌理,实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乡愁找到归宿,打造一座将烟火与浪漫洒落在蓝湾绿园的“鲜美港城”。

中华白海豚。
激动能:点燃“示范片区”发展新引擎。以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为引领,巧打“土特产+文化牌+休闲游”组合拳,将农林牧渔的“土味”、半岛文化的“韵味”、休闲旅游的“趣味”拧成一股绳,加快重塑乡村价值。重点以徐闻省级农文旅融合试点、南粤古驿道等项目为重点,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形成“一个示范点带动一片产业”的乘数效应,把南极村培育成全国知名的乡村民宿品牌,到湛江邂逅风车海韵的诗意、田园牧歌的闲适、渔家美食的鲜美与千年古韵的厚重成为选择湛江的理由,让更多美丽乡村成为“流量入口”“富民源泉”。
回望,古埠遗珠
湛江坐落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在阳光与海浪的千年对话中,孕育出深厚人文底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半岛地域特色。这里既有宁静治愈,又有鲜活热闹,还有说不尽的人文故事,既体现在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中,也闪耀在奥运健儿的拼搏里,更融入了艺术家的创作血脉,成为湛江人“坚毅、坚韧、坚强”的文化基因。
匠人:指尖流转的时光技艺。在这片浸润着千年文明的红土地上,匠心精神如同穿越时空的密码,在一代代匠人的指尖流转。雷州灰塑以细腻手法勾勒祥瑞纹样,让砖墙上的花鸟呼之欲出;雷州木雕刀工精湛,将质朴木料雕琢成栩栩如生的人物瑞兽;雷州陶瓷烧制技艺历经千年,古老窑火与现代设计碰撞,实现“古今对话”;遂溪彩扎艺人以丝线为墨,绘制出威风凛凛的醒狮图腾。此外,青石雕刻的厚重质感、水彩画作的灵动色韵,共同构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生态,搭建起“守艺人”坚守传统、“创变者”突破创新的共生美学体系。

雷州灰塑非遗传承人在创作屋翘灰塑。
遗址:岁月镌刻的大地印记。作为因港而兴的千年古埠,湛江的土地上散落着无数“时光标本”,每一处遗址都是历史的生动注脚。东海岛的“中国第一长滩”,沙软潮平如展开的碧色绸带,潮起潮落间流淌着湛江滨海美学的治愈感;硇洲岛作为中国第一大火山岛,岩层里沉淀着亿万年前的地质密码,黝黑礁石诉说着岁月的厚重;湖光岩作为世界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玛珥湖,澄澈湖面倒映着蓝天绿树,每一口呼吸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堪称“天然地质博物馆”。还有,雷州古城汇聚雷州文化精粹,青石板路间回荡着古邑的千年回响;赤坎老街独具特色,欧陆建筑的尖顶与岭南骑楼的烟火气碰撞对话;茂德公鼓城的青铜鼓声悠扬,每一声都在细说古埠的繁华过往,让历史的年轮清晰可辨。

硇洲岛。
民藏:微观物件的文化密码。湛江的民间收藏,从不是冰冷的陈列,而是用“小物件”讲述“大历史”的鲜活载体。民间博物馆里,渔家橹桨、古窑瓷片、老船铭牌等藏品静静陈列,每一件都带着海洋的咸湿气息。渔家器具上的磨损痕迹,记录着渔民与海浪搏击的日常;窑口瓷片的斑斓釉色,折射出古代“海上陶瓷之路”的贸易盛况……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串联起湛江海洋文化从迁徙到融合、从传承到创新的漫长历程,通过沉浸式的展陈,让尘封的往事重新呼吸,让当代人得以与往昔对话,真切触摸这座海港城市与海洋共生共荣的文化脉搏。
传承: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湛江的“传承”,既有非遗文化的活态延续,也有竞技精神的代际传递,让古埠文化始终充满生命力。非遗从不是尘封的符号,而是流淌在街头巷尾的生活气息:东海岛人龙舞随潮起舞,数百人铸就的“龙身”在海风中翻腾;遂溪醒狮踩着铿锵鼓点跃上高桩,腾挪跳跃间尽显刚劲;吴川飘色演绎“东方隐蔽艺术”,让民间艺术惊艳世界;北坡游鱼点亮古今夜色,光影交织中诉说海洋文明的传承;湛江傩舞面具下的祈福仪式,将远古神秘与现代庆典完美融合;红土地上的石狗雕像,静默守护着岭南文化的独特记忆。竞技精神同样在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从全红婵对“水花消失术”的极致追求,到吴川草根足球队逆风翻盘的逆袭夺冠,从全运会武术散打选手的刚柔并济,到太极拳在街头巷尾的全民健身热潮……这些拼搏的身影,共同勾勒出湛江人“敢为人先、永不言弃”的精神图谱。

人龙舞。
文脉:半岛基因的精神底色。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蔚蓝与翠绿之间,湛江这座“海的城市”正书写着独属于她的山海诗篇。这里,不仅勾勒出广东最长的海岸线、最密的海岛群,也孕育出独特的半岛文明基因。这份文化血脉,流淌在非遗传承人指尖的细密针脚里,跳动在艺术家笔下流动的水彩色块中,更烙印在小林漫画会心一笑的温暖里。当清晨的渔歌遇上夜市的喧嚣,当古老的骑楼映照着现代的霓虹,这座城市的文脉始终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生生不息,也铸就了湛江人骨子里既浪漫又务实的精神气质,让半岛故事永远充满动人的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