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家里娃现在上小学,之前快被他“用设备学习”的套路逼疯——嘴上喊着“查数学题”,

我家里娃现在上小学,之前快被他“用设备学习”的套路逼疯——嘴上喊着“查数学题”,凑过去一看,偷偷刷动画片;说他两句,立马顶嘴“我就是在学习,你不懂”,吵得鸡飞狗跳,作业还耽误了。 试了好几招,比如没收设备、定口头规矩,全没用,反而越管越叛逆。后来干脆沉下心,从娃的习惯入手,摸出一套“笨办法”,亲测两周就见效:现在他用平板前会主动说用途,到点就交,再也不用我盯着催。 一、先堵“漏洞”:设备固定地方,想玩都没机会 最开始娃把平板抱到书桌、甚至床上用,一低头就能刷视频,环境太随意,根本没法专心。 我直接搞了个“设备专属位”——就在客厅茶几上,贴个小纸条“学习专用”。规定死:手机、平板只能放这用,不许拿离茶几半步,更不能进卧室、书桌。 比如他要查资料,就坐在茶几旁的小凳子上,我在旁边看电视、做家务,路过扫一眼就知道他在干嘛,不用特意盯梢。慢慢的,娃形成习惯:一坐到茶几旁,就知道“只能干学习的事”,连摸都不摸娱乐APP了。 二、再立“死规矩”:用设备先“填表”,不填就不给用 口头说“只能查资料”没用,娃会找各种借口。我就打印了几张简单的“设备使用单”,上面就3栏:用途、预计时间、完成时间。 比如娃要查“语文近义词”,就让他自己写:用途“查近义词”,预计10分钟,完成时间“7:30-7:40”,写完我签字,他才能拿平板。 有一次他没填表就想拿,我直接说“没填单就是没规划好,等想清楚用途再用”,他磨了两分钟,还是乖乖填了。这招的好处是,倒逼娃想清楚“是不是真的需要用设备”,而不是随手就拿。 三、最后给“台阶”:别硬禁,留个“放松出口” 娃学习累了想摸设备,有时候是真无聊,不是故意偷懒。硬禁反而会让他更惦记,不如提前约定“放松方式”。 我跟他说好:每学30分钟,能站起来活动5分钟——可以跳10下绳、吃块苹果、看窗外的树,就是不能碰设备;如果他实在想碰,就说“先把刚才背的课文跟我念一遍,念完咱们再用5分钟查资料,行不?” 比如上周,他写作业写到一半,手又往平板那边伸,我提醒他“先活动活动,跳完绳再查”,他真的去跳了,回来反而专心多了。 最后补两句实在的: 1. 别当“监工”:别突然凑过去抢设备、骂“你又玩”,就走过去问“查完了吗?需要我帮你找吗?”,用帮忙的姿态,娃反而不抵触; 2. 违规后果提前说死:不临时加码,比如第一次违规(偷偷刷视频),就罚他擦桌子;第二次,第二天设备时间减半,说到做到,娃才会怕。 这套办法没什么花哨的,全是从日常实践里磨出来的。核心就是把“模糊的学习用设备”变具体,娃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能做什么”,就不会钻空子;咱们也不用天天生气,省精力还管用,同款家长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