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西安、沈阳有的发动机,成都地铁口也要有了。” 凌晨一点,成飞门口的小吃摊还在

“西安、沈阳有的发动机,成都地铁口也要有了。” 凌晨一点,成飞门口的小吃摊还在冒烟。 摊主老周把最后一份狼牙土豆递给加班出来的技术员,听他们嘀咕:新无人机刚首飞,611所的人连庆功酒都没喝,又钻进实验室。 老周不懂航电,但他知道——这摊位的租金一年翻了一倍,房东说“航空新城”来了,不差租客。 差的是时间。 青羊区把62%的投资直接砸进工地,二期招标刚完,47家企业已经扛着设备冲进来,像抢演唱会门票。 500万安家补贴当场打卡,有人拖家带口从阎良飞来,上午看房,下午签字,晚上孩子就能在电子科大附属报名。 西安的老同事在电话里叹气:我们还在等部委批地,人家已经把实验室和大悦城一起封顶了。 沈阳的师傅更直接——成飞新机试飞那天,他发朋友圈:“同样造飞机,人家边造边逛商场,我们还在厂区挤班车。” 可也有人泼冷水:300亿砸下去,万一风口过了怎么办? 青羊区把答案写在了地铁时间表里——2025年,500亿产值打底,2000亿远期目标,不是画饼,是铺轨。 轨道通了,人留下,发动机才能真正转起来。 老周收摊时,听见技术员跟家里视频:“再熬一年,把无人机送上天,我们就换大房子。”他抬头,工地塔吊的灯还亮着,像一排悬在空中的跑道。 原来发动机的声音,不只是轰鸣,还有锅铲碰铁锅、小孩背英语、地铁进站的叮咚。 西安沈阳有的,成都正在给;给的不止是发动机,是让普通人敢把未来押在这片土地上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