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冈村宁次手握105万大军,当他听到日本投降后,第一反应是什么?1945年,岗村宁

冈村宁次手握105万大军,当他听到日本投降后,第一反应是什么?1945年,岗村宁次作为侵华日军总头目,手握105万大军,结果却收到了“准备投降”的电报,这种落差感对于岗村宁次来说十分明显,而他的第一反应也是非常直白。 1945年8月14号,南京中山北路的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里,他先接到东京发来的让重新开战的命令,正琢磨着怎么调配兵力,没成想转天就收到了天皇要广播终战诏书的通知,这反差差点把他气得背过去。 要知道当时他手里握着的可不是小数目,105万大军实打实攥在手里,下辖华北方面军、第六方面军还有好几个军,光师团就有27个,独立旅团34个,从河北到华南的不少地盘还在他控制之下。 虽然日本本土早就撑不住了,7000万人口养着1000万兵,工厂连造枪炮的铁都凑不齐,农民连粮食都没有,可他的部队在华北还能刮到粮食,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这边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就算补给线被八路军炸断了,东北的铁路不通,越南来的汽油送不过来,后勤部长说士兵每天只能吃半碗高粱米,他也没觉得这是投降的理由,满脑子都是“手里有兵怕什么”。 8月15号中午12点,他带着总司令部的官兵在广场上面朝东方听天皇广播,播音员说“天皇陛下宣读诏书”的时候,他还直挺挺站着,可当天皇那含糊其辞的声音说“战局并未好转”“停止交战”的时候,他脸一下子就白了,拳头攥得咯咯响。 等广播一结束,他当场就红着眼圈训话,嘴上说“谨遵诏命”,转头就给东京的梅津美治郎发密电,劈头盖脸就是一句“应排除屈辱之和平,坚决将战争进行到底”,还逼着梅津美治郎替他上奏天皇,说自己这百万大军连战连胜,就这么投降太窝囊。 后来解密的电报里清清楚楚记着,他当时给东京回的核心就四个字:继续作战。 这反应全是骨子里的武士道精神在作祟,他从小就崇拜那套“宁死不降”的歪理,觉得投降是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他日记里偷偷写着“必须死战”,开会的时候对着下属拍桌子,说“就算饿死也要打到底”,底下的军官就算有四分之一不乐意接着打,也没人敢顶撞他这位老长官。 而且他心里一直憋着股劲,觉得自己的部队比其他地方的日军强太多,之前华北方面军在山东、河北跟八路军周旋,虽然被缠得动弹不得,但他总觉得是补给没跟上,不是打不过。 更让他不服气的是要向中国军队投降,他在电报里明晃晃写着“以如此优势之军队而由软弱之重庆军解除武装,实为不应有之事”,那股子看不起人的嚣张劲半点没减。 他压根没看清局势,当时美军从南边压过来,苏军已经打进东北,八路军、新四军在各地都开始反攻,山西长治一仗就拖住了他三个师团,农村里到处是地雷和游击队,老百姓全帮着中国军队送情报、抬担架,他那105万大军早就成了被包围的孤军,补给断了,退路也没了,根本撑不了几天。 直到8月15号晚上,东京发来“大陆命第1382号”命令,逼着他“立即停止战斗行动”,他才不得不给手下所有部队发命令停火,但心里的不甘就没断过。 后来蒋介石通过广播给他下命令,让他派代表去洽降,他还磨磨蹭蹭,直到8月21号才让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去湖南芷江,心里打定主意能拖一天是一天。 甚至到了9月9号在南京签投降书的时候,他也是一副不甘心的样子,签字的手都在抖,脑子里想的还是当初手握百万大军的风光。 后来他被软禁在南京,晚年去了台湾,1966年病逝前才说“当时太固执了,应该早点停火”,可这话来得太晚了。 说到底,他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被权力和武士道精神迷了心窍,手里握着105万大军的底气让他看不清败局已定的现实,觉得投降是奇耻大辱,非要做最后的挣扎,可历史的大势从来不是谁手里有兵就能逆转的,再顽固的抵抗也挡不住胜利的脚步。 参考资料: 逃脱审判的“甲级战犯”冈村宁次丨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