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李在明终于想通了?有外国记者问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期中美博弈相关的问题,李在明说:

李在明终于想通了?有外国记者问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期中美博弈相关的问题,李在明说:这就是中国的施压方式,但对抗中国绝不是好方法,对话始终是首选。   这话不是随口说的,背后全是韩国实实在在的难处。   10 月中旬,中国商务部突然出手,把韩国韩华海洋的 5 家美国子公司列进了反制清单,禁止国内任何组织和个人跟它们做生意。   原因很直接,这些子公司帮着美国搞针对中国造船业的 301 调查,碰了中国的红线。   消息一出来,韩华的股价当天就跌了 5.8%,一天之内蒸发了 5000 亿韩元的市值。   这边还没缓过劲,美国那边又给了韩国一记闷棍。   之前韩国跟美国谈好,准备投 3500 亿美元到美国,想换点汽车关税优惠 —— 现在韩国汽车出口美国要交 25% 的税,比日本高了 10 个点,竞争力差太多。   可真到谈细节的时候,美国的要求一个比一个苛刻,不仅要韩国每年拿 250 亿美元现金出来,还规定钱得在 2029 年前投完,连投给谁都得美国说了算。   韩国经济副总理一算账,真按美国说的来,外汇储备都要被掏空。   韩国国家安保室的高官被问急了,也只能含糊说 “谈判破裂不是我们的想法”,底气明显不足。   韩国这下是真尝到了两头受气的滋味,可这局面早有预兆。   2024 年中韩贸易额都达到 2729.1 亿美元了,中国至今还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韩国卖的半导体,四成多都销往中国;造电池更夸张,几乎九成的关键材料都得从中国进。   之前尹锡悦政府硬着头皮抱美国大腿,结果中韩关系搞僵,韩国企业丢了不少中国订单,现在李在明可不敢再走老路。   更别说韩国的农产品,光是泡菜和柚子茶,六成以上的出口都靠中国市场,真要是经贸关系闹僵,农民的日子也过不下去。   李在明说 “对抗不是好方法”,本质上是认了经济上的账。   他嘴里的 “中国施压”,其实是没看清事实 —— 中国的反制都是按法律来的,就像这次制裁韩华,完全是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办事。   反观美国,逼着韩国拿外汇储备填自己的窟窿,还动辄要企业交出股份,这才是真的施压。   韩国商界早就看清了这点,去年几十家大企业组团去中国考察,生怕错过中国市场的机会,工商界还联合给政府递请愿书,求着别把对华关系搞政治化。   韩国的困境说到底是老问题爆发了:这么多年一直靠着 “安保靠美国、经济靠中国” 过日子,现在这个平衡被打破了。   2025 年上半年,韩国汽车出口 148 万辆,新能源车出口涨了七成多,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降了 12%。   为了留住中国市场,韩国最近已经松口,说要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口关税从 10% 降到 8%,还准备跟中国谈充电接口互通的事。   这些举动都在说明,韩国不敢真的跟中国撕破脸。   报道早就说过,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利益早就深度绑在一起了。   当年泰国跟着美国选边站,结果经济被拖垮,后来靠跟周边搞好关系才翻身的例子,韩国不可能没看见。   现在李在明想在中美之间走平衡,说白了就是不想再做赔本买卖 —— 得罪美国,关税优惠没了;得罪中国,半导体、造船、汽车这些支柱产业都得受牵连。   其实不管是哪个国家,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赌出来的,是靠实打实的市场和合作撑起来的。   韩国现在的选择,不过是回到了最基本的常识:谁能保住企业的订单、工人的饭碗,谁才是真的不能得罪。   邻居处好了才是财富,市场抓牢了才是底气,选边站从来都是条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