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岁月里,总有一些特殊物件承载着深厚的家庭记忆与情感。对我来说,父亲的“钢马甲”便是如此。从我记事起,它便静静摆放在我家柜子顶上,被当作全家的“宝物”。
那是一个外观像马甲一样的物件。每天清晨,父亲总会仔细地穿好它,再穿上外衣,开始一天的奔波;父亲下班回家时,母亲帮疲惫的父亲卸下它,擦拭一下上面的汗渍,妥帖地收置起来。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
随着年龄渐长,我对那个物件的好奇与日俱增。约莫七八岁时,趁着父母亲外出,我搬来凳子踩了上去,一手扶着柜子,一手费力去够那个物件,想把它拿下来仔细看看。没想到它的重量超过了我的预期,“啪”的一声从我手中落到了地上,我也被它的重量一带,从凳子上摔了下来。
刚刚回家的父母亲听到声响,急忙冲了进来,看到摔倒在地的我和那个物件,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们仔细查看了我的身体,看到我没有伤着磕着,才长舒一口气。
父亲看我对那个物件如此好奇,便给我讲了它的构造与用途。原来,那是依据人体腰背部结构,用弹性薄钢板制作的支撑设备。为了防止钢板直接磨损人的肌肤,厂家在上面又蒙制了一层软皮作为保护层。因为它穿起来就像一件马甲,就得了“钢马甲”的名称。
后来听母亲说,父亲年轻时负责农村宣教工作,常骑马奔波在各个乡镇之间。有次途经小河时,马匹受惊突然跃起,毫无防备的父亲被摔落在地。幸好救助及时,才没有造成生命危险,但腰椎受到严重损伤。之后,父亲被送往河北一家医院做了多次手术。手术后父亲的行走坐卧受到了很大影响,医院特别配置了这副“钢马甲”作为辅助设备,支撑着父亲能够正常工作生活。
自那以后,我对这副“钢马甲”便多了份别样情愫,有时候也会和妹妹“试穿”一下这个特殊装备,来体验父亲的感受。“钢马甲”有六七斤重,穿在身上,腰部、背部的确获得了有力支撑,可是弯腰就比较费劲了。
有一回,父亲洗澡,让我帮他擦擦背。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腰背处手术留下的两绺很长的缝合疤,还看到了他的肩胛处和背部因为长期穿戴“钢马甲”留下的淤青压痕……父亲身高不足一米六,可就是这个身负重疾的瘦弱男子,为我们撑起了家的天空,为我们遮风挡雨。
幸运的是,父亲的身体状况渐渐好转,“钢马甲”也慢慢结束了它的使命,被闲置在了小棚屋里。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响应学校“收集废旧钢铁,支援国家建设”号召,把“钢马甲”的外皮拆了,将它作为废钢交了上去。
时光流转,岁月如河。父亲离我们而去已经十一年了,想起父亲的“钢马甲”,心中总是百感交集。那件“钢马甲”不仅见证了父亲的坚强勇毅,更是他无言的教诲与引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挺直脊梁,奋力前行。
如今,虽然“钢马甲”已不复存在,但父亲那种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的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伴我一路奋力前行。(常玉国)
审核:裴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