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英、法、德、意、加等14国,欧盟、欧洲理事会等17方,发联合声明!这个迹象很危险,欧洲很可能要腾出手来和老美一起制衡中国了。 这些年美国一直把中国当成霸权路上的绊脚石,早就想联手盟友打压,可之前欧洲被俄乌冲突绊着脚,能源危机闹得工厂都关了不少,没精力跟着美国折腾,现在欧洲慢慢从能源慌里缓过来,又被美国逼着签了不少好处协议,自然就腾出手来呼应美国了。 美国这几年玩的套路特别明白,就是把经济上的事儿全都往安全上扯,本来国家之间做买卖是你情我愿的好事,可美国非要喊“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说跟中国合作会让中国变强,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为了让欧洲跟着干,美国先是在贸易上施压,2025年特朗普重新上台后,直接逼着欧盟签了贸易协议,欧盟得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和农产品,美国才勉强降低点关税,要是不配合,就威胁对欧洲汽车加税,欧洲汽车业本来就被中国电动车挤得难受,哪儿敢得罪美国。 再看欧洲这边,表面上喊着要“战略自主”,想自己拿主意,可实际上根本离不开美国。二战后欧洲就是靠美国的马歇尔计划重建的,后来又加入了北约,安全上全靠美国罩着,这种依赖早就刻进骨子里了。 之前澳大利亚撕毁法国的潜艇合同投奔美国,法国气得召回大使,可最后还是没敢跟美国翻脸,因为真离了美国的安全保护,欧洲自己心里没底。 而且欧盟27个国家想法不一,搞个事还得一票通过,稍微有点分歧就办不成事,美国正好抓住这点,一个个拉拢施压,轻松就把欧洲拧成了对付中国的绳子。 更关键的是,欧洲和美国一样,看着中国发展快就眼红,尤其是在那些能赚钱的领域。中国的电动车又好又便宜,2024年欧盟干脆加了最高45.3%的关税,可就算这样,中国车在欧洲的销量还涨了91%,欧洲车企急得跳脚,自然愿意跟着美国一起限制中国。 还有芯片这些高科技领域,美国搞了个芯片法案,逼着荷兰阿斯麦不能卖先进光刻机给中国,欧洲自己的芯片计划又没钱没技术,只能跟着美国的步调走,生怕中国在技术上超过他们。 他们喊的“去风险”其实就是个幌子,看着是说不想跟中国彻底断来往,实际就是要慢慢跟中国拉开距离,在关键领域建“小院高墙”。 2023年G7峰会就把这说法写进公报里了,现在14国17方一起发声明,就是把这个幌子变成了实际行动。 欧盟之前还跟中国谈气候合作,可转头就冻结了中欧投资协议,嘴上说欢迎竞争,手里却拿着关税大棒,说白了就是既想赚中国的钱,又不想让中国发展好。 这里面的门道还藏在欧洲的私心的里,他们知道自己竞争力在下滑,数字领域被美国谷歌、脸书垄断,高科技除了阿斯麦没拿得出手的,要是不跟着美国制衡中国,自己的产业迟早被中国挤垮。 而且欧洲不少政客还抱着老观念,觉得跟美国站一起有面子,能在国际上刷存在感,就算心里清楚美国经常牺牲欧洲利益,比如AUKUS协议坑了法国几百亿欧元,可还是愿意当美国的跟班。 美国更是把欧洲算得明明白白,知道欧洲抗风险能力差,跟中国脱钩损失大,就发明了“去风险”这个说法,让欧洲觉得这样做既能打压中国,又不会伤着自己。 特朗普还老威胁要撤出北约,吓得欧洲赶紧表忠心,生怕被美国抛弃,这种心态正好被美国利用,一步步把欧洲绑上制衡中国的战车。 现在这17方联合声明一出来,相当于给西方阵营定了调子,接下来肯定会在更多领域动手。 科技上会进一步卡中国脖子,不让先进技术和设备进来;经贸上会搞更多关税壁垒,限制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甚至可能在政治上抱团抹黑中国,拿各种话题说事儿。 之前欧洲还只是嘴上嚷嚷,现在白纸黑字的声明出来,说明他们已经达成共识,要跟美国形成合力了。 要知道这些国家和组织可不是散兵游勇,英国、法国、德国都是欧洲的顶梁柱,欧盟和欧洲理事会更是能代表欧洲的整体态度,14国17方联手,就是要在国际上造舆论,让其他国家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孤立中国。 这跟之前美国单独打压不一样,欧洲一加入,西方阵营的声势就大了,对中国的压力也成倍增加,这就是最危险的地方,说明美国拉拢盟友制衡中国的计谋,真的要成气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