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APEC台湾地区代表团宣称,要争取各种可能性与特朗普见面。各种可能性?会场座次不

APEC台湾地区代表团宣称,要争取各种可能性与特朗普见面。各种可能性?会场座次不邻近,吃饭不在同一桌,场外安保重重,难道林信义们还有高招不期而遇? ​美台关税谈判已经谈了多轮,迟迟未有结果。美国仍然对台湾征收20%+的临时关税,而民进党当局已经作了对美采购200亿美元的农产品、台积电再投资1500亿美元等承诺等。为此,台当局抱怨没有直接与特朗普沟通的管道,只得另辟蹊径。 ​APEC台湾地区代表团提前三天抵达韩国,据称正在做工作创造偶遇机会。 ​台方人员表示,美台关税谈判目前两个重头:一是台争取20%以下、税率不迭加,并希望台湾在232调查能有优惠;二是在半导体或是相关产业合作,希望以“台湾模式”进行。但据媒体报道,美国方面一直咬着不松口。 ​林信义一行人在庆州的一大任务,估计是向特朗普方面递个话。但此举基本上行不通,美方绝对不希望节外生枝。第二个任务是,积极促成“台海和平稳定”、反对改变“台海现状”等议题进入各种舆论流。台方人员很有信心地表示,美日韩外长三边会谈“台海问题必然是他们要谈的”。 ​ 民进党当局每次安排人出席国际场合,都赋予了搞事情的任务。这次,他们能打起多大的浪,我们拭目以待。 林信义们这趟庆州之行,与其说是“争取见面”,不如说是一场演给岛内看的政治秀。提前三天到地方“做工作”,听起来煞有介事,可稍微想想就知道有多不切实际——APEC会场从安检到动线全是闭环管理,特朗普的行程更是精确到分钟,身边簇拥着特勤和外交团队,哪有什么“不期而遇”的空间?说白了,他们早就料到见不到人,却偏要把姿态做足,无非是想向岛内传递“台美关系很铁”的假象,掩盖关税谈判卡壳的尴尬。 这尴尬可不是一般的棘手。台当局早就把筹码押上去了:200亿美元农产品采购单递了,台积电对美投资一路加码到1650亿美元,连最核心的半导体产能都往美国搬了。可特朗普的商人算盘打得更精,20%+的临时关税照收不误,232调查的优惠更是半分不给。究其根本,特朗普从来没把台湾当成“伙伴”,只看作能榨取利益的“客户”——上一任期就靠对台军售赚了210亿美元,比拜登政府翻了三倍,现在自然要在关税上把好处捞够。台当局想靠“送利益”换待遇,根本是找错了对象。 更可笑的是台方对“台海议题入流”的迷之自信。以为美日韩外长会谈会把台海当重点?人家关心的是供应链协同、地区安全架构,台湾不过是美国遏制策略里的一枚棋子,哪轮得到台当局来定义“和平稳定”?更何况特朗普早就把话说透了,用“办公桌”比大陆,用“签字笔”比台湾,明摆着不会为了台湾得罪大陆。这种情况下还盼着美方帮自己“发声”,简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其实民进党当局心里比谁都清楚,这趟APEC之行掀不起大浪。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把“谋独”野心包装成“维护和平”,借着国际场合刷存在感,同时用“争取对美沟通”的戏码,转移岛内对半导体产业流失、民生成本高涨的不满。可民众的眼睛是亮的:台积电的产能搬走了,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少了;对美采购的农产品溢价,最终还是摊到了消费者身上;所谓的“安全承诺”,不过是特朗普口中要收10%GDP当保护费的空头支票。 说到底,林信义们在庆州的奔波,不过是“跪美卖台”的又一幕缩影。他们以为靠妥协退让能换得好处,却忘了台湾从来不是独立的“谈判主体”,而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PEC的舞台上,台湾地区代表团只能以“中国台北”的名义参会,这就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再怎么折腾“创造偶遇”“推动议题”,也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中的根本,更挡不住祖国统一的大势。这场闹剧,终究只会沦为国际社会的看客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