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企决定放弃在美国建造工厂,保命比赚钱重要,密歇根24亿美元打水漂! 近期,密

中企决定放弃在美国建造工厂,保命比赚钱重要,密歇根24亿美元打水漂! 近期,密歇根州表示:中国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决定放弃在当地投资24亿美元的电池工厂计划。这根本不是单纯的商业选择,分明是中企在海外政治围堵下的保命之举。 2022 年那会儿多热闹啊,国轩高科宣布要在密歇根州格林镇建电池厂,24 亿美元的投资,承诺造 2000 多个工作岗位,当时被当地政府当成 “经济救星”,又是给补贴又是给政策,看着是笔稳赚的买卖。 可谁能想到,才过两年,这片本该机器轰鸣的土地还是一片死寂,州政府不仅追回了 2360 万美元的补贴,还说项目 “违约失败”,剩下的 1.25 亿激励金压根没敢给。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踩了政治地雷。 根子就在 “中国背景” 这四个字成了原罪。哪怕国轩最大的股东是德国大众,持股快 30% 了,美国议员还是一口咬定 “受中国控制”,把正常的商业投资硬扣上 “国家安全” 的帽子。 当地居民被煽动起来抗议,直接把支持项目的 5 个镇官员全给罢免了,新班子一上来就撕毁协议,连供水这些基础保障都掐了。 国轩不服气打官司,法院明明判了镇政府履约,可到了 2025 年还是黄了 —— 特朗普刚签的《与依赖外国对手电池脱钩法案》,直接把国轩列进了禁止政府采购的黑名单,这项目再撑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这可不是国轩一家倒霉,美国对中企的门槛早堆成山了。以前奥巴马时代,中企过 CFIUS 审查的概率能到 95%,现在呢?2023 年通过率只剩 27%,比腰斩还狠。 字节跳动之前买个英国小公司 Jukedeck,就因为技术沾边,硬生生被卡掉,直接损失 1.5 亿美元。 再看宁德时代,为了进美国市场,都不敢持股了,只敢搞技术授权,帮特斯拉建工厂,结果呢?原计划 40GWh 的产能,折腾半天只能搞 7GWh,连零头都不到,还得天天担惊受怕政策变卦。这哪是赚钱,分明是拿家底赌命。 有人可能觉得 “24 亿打水漂太可惜”,可咱得算笔明白账:要是硬扛,国轩赔的就不止这些了。美国 2025 年刚生效的 “大而美” 法案,不仅提前取消了新能源汽车的税收抵免,还把中企的技术授权、材料供应全给卡了,就算工厂建起来,生产的电池拿不到补贴,成本比别人高一大截,根本卖不动。 更要命的是,美国盯着中国的磷酸铁锂技术呢,全球 92.5% 的储能电池都是中国的磷酸铁锂技术,美国自己造不出来,说不定逼着国轩交技术,那才是真的 “没命”—— 企业的核心饭碗都没了,以后在全球市场还怎么立足? 国轩这步棋走得太清醒了,保命比赚那点不确定的钱重要多了。你看它放弃美国后,转头就在南京六合砸了 40 亿建新型电池基地,加上之前的投入,累计超百亿,产能快到 50GWh 了,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家底。 国内市场稳,供应链全,不用看别人脸色,赚的钱踏实。反观密歇根,丢了 2000 个工作岗位,24 亿投资泡汤,当地居民还傻呵呵以为赢了,其实是被政治裹挟着砸了自己的饭碗。 这些年中企出海算是看明白了,美国的 “开放市场” 早成了幌子。奥巴马时代还能好好做生意,特朗普一上台就改了规矩,CFIUS 审查把科技、能源企业全盯死了,通过率直接降到 60% 以下,现在更是低到 27%。 不是咱的企业没竞争力,国轩的技术、宁德的产能,美国车企都得求着合作,福特 CEO 都说 “宁德时代是唯一选择”,可政治一掺和,商业逻辑全不管用了。 所以说,国轩放弃密歇根工厂根本不是怂,是精明的保命。企业活下去比啥都重要,与其在别人的地盘上被牵着鼻子走,动不动就被查、被卡、被追补贴,不如把钱投回国内,守好自己的基本盘。 这 24 亿看着可惜,但保住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国内的大市场,值!那些还幻想着去美国赚快钱的中企,可得好好看看国轩的例子,保命永远比赚钱先一步,不然早晚栽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