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赞]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一共有2万多人被俘,而单是一个180师就被俘虏了3

[中国赞]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一共有2万多人被俘,而单是一个180师就被俘虏了3900多人,损失如此惨重,师长必定是第一责任人,可师长不仅没有受罚,甚至还在授衔后被升职了,这是为何?   (信源:百度百科——韦杰)   1951 年 5 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进入尾声。此前志愿军虽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经过连续作战,部队早已疲惫不堪,粮食弹药补给也陷入困境。   就在彭德怀下令战役暂停、部队向北转移时,美军突然发起大规模反攻,凭借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和空中优势,迅速对志愿军后撤部队形成分割包围。   此时,60军180师担任兵团右翼掩护任务,按部署需在汉江南岸阻击敌军,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但战场局势多变,先是右翼63军接紧急命令提前撤离且未与180师衔接,致其侧翼暴露;接着左翼15军转移中与180师失联,使180师陷入孤军深入险境。   更致命的是,当时180师断粮多日,战士靠野菜野果充饥,不少人误食毒果丧命,非战斗减员持续增加。师长郑其贵多次请求突围,却因通讯不畅、上级指令反复,错失最佳时机。   等到韦杰军长批准突围时,180师被美军7万余人包围,空中有战机轰炸,地面有坦克推进,突围难度大增。   混乱中,郑其贵未执行韦杰“集中兵力、统一突围”命令,拆分部队分散突围,致力量削弱。最终,180师仅2000余人突围,7000余名官兵被俘,成抗美援朝志愿军惨痛损失之一。消息传回国内,舆论震动,众人追问军长韦杰为何置身事外。   质疑韦杰的人或许忘了,这位从广西大山里走出来的将军,早已将半生热血洒在革命战场上。1914 年出生的韦杰,15岁就加入工农红军,从红7军的普通士兵做起,凭借敢打敢冲的劲头,短短几年就成长为侦察连连长。   长征路上,他更是屡立奇功:率部攻克娄山关,为红军重占遵义扫清障碍;带领侦察连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在天险腊子口撕开突破口,始终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而后更是在其他战争中都出了赫赫战功。   正是这些贯穿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赫赫战功,让韦杰在军队中积累了深厚的资历与威望,也为后来组织对他的公正评价埋下伏笔。   180师失利后,韦杰自责,做好受处分准备。1951年6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召见他,韦杰检讨“失职”,毛主席安慰说:“180师问题不能全怪你,彭德怀已向中央检讨,此次战役打得急且远、后勤跟不上、通讯出问题,多种因素所致。”   毛主席的话点出180师失利核心原因:战略上,第五次战役后期志愿军战线过长,后勤补给线被美军切断,前线部队“弹尽粮绝”;指挥上,兵团与军、师通讯协调有严重漏洞,友邻部队撤离未及时通报,使180师被动。   执行上,师长郑其贵未坚决执行军长命令,分散突围决策加剧损失。正如毛主席所说:“责任是大家的,不能让你一个人背。”   事实上,战后组织经过详细调查,明确了180师失利的主要责任不在韦杰。他在战役期间多次向上级反映部队困境,也及时给180师下达了突围指令,只是受限于战场条件未能完全落实。   更重要的是,韦杰并未因这次失利消沉,反而主动总结经验教训,后来还参与了志愿军后续的作战部署,为战争胜利继续贡献力量。   1955 年解放军授衔时,评审委员会综合考量韦杰的革命资历、历史功勋与战场表现,最终决定授予其中将军衔。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往战功的认可,更是对历史公正的坚守——战争的胜负从不是个人能完全决定的,不能因一次失利就否定一名将领的全部贡献。   韦杰自己始终未能完全释怀,此后数十年里,他时常翻阅180师的战史资料,反思战役中的每一个细节。他常对身边人说:“7000多名战士被俘,这笔账我一辈子都记着。授衔不是荣誉,而是提醒我要永远记住教训。”这种清醒与担当,更让这位将军的形象愈发立体。   如今,抗美援朝战争已过去70余年,180师失利成我军战史研究重要案例,是总结现代战争后勤、通讯、指挥的宝贵教材。   韦杰将军经历表明,历史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真正功勋包括胜利辉煌与失利后的坚守反思。为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的战士,无论历经何挫折,都应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