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静音超音速”X-59客机首飞成功 或成为“协和号”接班人】海外新鲜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制的X-59“静音超音速”喷气机,于28日在南加州沙漠上空完成首次试飞。这款实验性飞机旨在突破音障的同时,将传统超音速飞行产生的巨大噪音降至最低,为未来更快的商业航空旅行奠定技术基础。
据媒体报道,X-59由航天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简称洛马)旗下“臭鼬工厂”(Skunk Works)为NASA打造。这架流线型飞机在日出约1小时后,从洛杉矶以北约100公里的棕榈谷(Palmdale)42号工厂跑道起飞,并在约1小时后安全降落于爱德华空军基地。
低噪音突破音障 技术填补超音速民航空白
X-59采用独特机身设计,将飞机突破音障时产生的传统“音爆”(sonic boom)大幅降低为类似“关车门声”的轻微震动(sonic thump)。NASA表示,这项低分贝飞行技术有望解决超音速商业航班长期无法在人口密集区域上空运行的最大障碍之一——噪音问题。
根据NASA公开合同,自2018年以来,NASA已向洛马支付超过5.18亿美元用于X-59的开发与验证。这架全长不足30米的单引擎喷气机,在首次飞行中按计划以亚音速飞行,时速约370公里,飞行高度约3660米。
目标速度1.4马赫 高度超越传统客机
洛马表示,X-59设计目标是以1.4马赫(约1490公里/小时)速度在1.68万米高度巡航,比传统客机飞行高度高出一倍以上,速度也接近一倍。
历史上,超音速客机“协和号”(Concorde)于1976年开始跨大西洋定期航班,但因营运成本高、座位有限以及2000年发生致命事故后乘客量下滑,最终于2003年退役。
未来试飞中,X-59将进一步提高飞行高度和速度,并最终实现真正超音速飞行(海平面超音速约1225公里/小时)。美国交通部长杜菲(Sean Duffy)表示:“X-59的研发不仅保持了美国在航空领域的领导地位,也有潜力改变公众的飞行方式。”
图:美国航太总署(NASA)的X-59静音超音速实验机,于加州棕榈谷完成首次试飞。 (路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