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一台iPhone的核心零部件组成。 三星、LG、京东方供应:屏幕。 LG供应:相机镜头。 索尼供应:相机图像传感器。 高通供应:通讯基带。 恩智浦供应:驱动IC。 环旭电子供应:wifi,蓝牙。 意法半导体供应:电源管理芯片。 立讯精密供应:音圈马达。 博世供应:陀螺仪。 蓝思科技供应:机壳框架。 苹果供应:处理器。 苹果供应:系统。 台积电:生产处理器。 富士康和立讯精密:负责组装生产。 德赛电池、欣旺达、华普电子、东莞新能德、珠海冠宇和TDK供应:电池。 可以发现,一台iPhone上面的所有核心零部件,没有几个由苹果自主研发,95%以上都需要跟其它公司采购,这些公司几乎来自中美韩,极个别来自欧洲和日本,从这也能看出为什么欧洲和日本的手机公司会被淘汰,而中美韩已经垄断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这种局面已经维持十多年,并且还会长时间维持下去。 苹果选择供应商的方式比较简单,基本不会在乎零部件由哪个国家提供,更在乎谁家的技术能代表手机行业的顶尖水平,并且这些技术最成熟。不成熟的技术,iPhone不可能用,比如屏下摄像头,两三年前安卓手机就做到了,还大规模推向市场,但技术完全不成熟,用户好不容易花四五千买来的旗舰机,结果前置相机拍照或者视频录制的效果极差,和百元机没区别,可想而知一旦iPhone使用,相当于砸自家招牌。 最后我觉得苹果不出折叠iPhone,大概率也是因为看到屏幕供应商折叠技术的不成熟,一台折叠手机才用几个月时间,就可以看到屏幕凹凸不平,这对于苹果来说肯定无法接受。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