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快报,快报!美国传来最新消息。10月29日,美国一名联邦法官在旧金山作出裁决,再

快报,快报!

美国传来最新消息。

10月29日,美国一名联邦法官在旧金山作出裁决,再次阻止了特朗普政府在持续近一个月的联邦政府“停摆”期间大规模裁员数千名联邦雇员的计划。这已经是法官苏珊·伊尔斯顿第二次叫停政府的裁员行动,她延长了之前的临时禁令,明确表示在工会提起的诉讼未决之前,近40个联邦机构不得实施裁员。

 

早在10月15日,伊尔斯顿法官就已经发布过紧急命令,要求政府暂停裁员。那时候政府刚在10月10日开始向超过4000名联邦雇员发出解雇通知,两个联邦雇员工会立马提起诉讼,官司就这么打起来了。没想到才过两周,法官又得再次出手延长禁令,明显是觉得政府之前的步子迈得有点危险。

 

政府“停摆”的起因还是两党那点老矛盾。由于医保相关福利支出等问题谈不拢,国会参议院没能在9月30日之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政府资金耗尽,10月1日起直接“关门”。这是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度停摆,几十万联邦雇员一下子被强制无薪休假,关键岗位的人甚至得硬着头皮免费上班。

 

但这次停摆和往年不太一样。以往政府关门顶多算是“临时停薪”,员工身份保留,拨款恢复就能返岗。

 

特朗普政府却玩起了新花样,趁机启动永久性裁员程序,想把“临时危机”变成“结构性瘦身”。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罗素·沃特还公开说这是让联邦政府“回归效率的机会”,摆明了想借预算僵局推动政治性的官僚体系重构。

 

裁员规模确实不小。光首批名单就涉及4200多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财政部、教育部这些核心部门都中招了。

 

财政部可能裁掉近1446人,卫生部也波及1100到1200人。特朗普自己接受采访时甚至毫不遮掩,说裁员会集中在“趋向民主党的领域”。这种话一出,谁都能看出裁员背后浓厚的政治算计。

 

联邦雇员工会可不是好惹的。他们通过公益法律组织“民主前进”强势提告,指控政府“滥用停摆权限”。工会方面认为,政府趁着停摆的空档裁员明显违法,必须刹住车。法官伊尔斯顿也站在工会这边,觉得他们有理有据,这才连续发出禁令。

 

其实特朗普政府和法院在裁员问题上早就杠上了。今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各机构与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合作搞大规模裁员和重组。

 

结果5月9日,同样是伊尔斯顿法官出手颁布临时限制令, blocking 政府推进计划。等到5月30日,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更是直接驳回特朗普政府的上诉,维持原禁令。

 

上诉法院说得明白,大规模裁员会严重冲击国家食品安全体系、退伍军人医疗保健等重要领域,诉讼没打完前绝不能动。

 

政府这波操作引发连锁反应。专业岗位流失直接导致疾控中心超过300个项目暂停,食品安全监管、签证审核也跟着卡壳。

 

联邦雇员工会主席埃弗里特·凯利怒批这不是预算僵局而是“政治惩罚”,公务员稀里糊涂成了党争牺牲品。更麻烦的是,年轻人对公共服务的信任度大幅下滑,以后谁还愿意投身政府机构啊。

 

经济层面也在持续失血。高盛之前估算政府每停摆一周经济增速就降0.15%,旅游业可能损失十亿美元。关键经济数据发布受阻,市场决策跟着抓瞎。要是僵局再拖下去,每周损失甚至可能冲到一百五十亿美元,这代价谁扛得住。

 

民主党议员自然火力全开。他们指责白宫让普通公务员当政治人质,故意制造混乱。部分共和党温和派也看不下去,警告裁员可能削弱关键政府职能,迟早引发治理混乱。但特朗普政府似乎铁了心要把停摆当杠杆,试图用“制造可视化的痛点”逼国会妥协。

 

眼下这场较量还远没到终点。法官延长禁令只是诉讼过程中的临时措施,官司最终结果难料。特朗普政府仍可能向最高法院上诉,延续其5月份败诉后的策略。政府停摆已进入第四周,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警告这可能成为美国史上最长一次关门,双方压力都在飙升。

 

联邦雇员们总算暂时松了半口气。虽然薪水还没着落,至少工作岗位保住了。可他们心里依旧七上八下,毕竟禁令只是“暂停键”而非“终止符”,一旦诉讼失利或政府找到新漏洞,裁员大刀随时可能落下。这些员工及其家庭的生活被政治博弈搅得一团糟,华盛顿的权力游戏却看不出半点收敛迹象。

 

这场危机彻底暴露了美国政治的制度性疲态。预算僵局不再只是财政争议,反而沦为行政权力重组的试验场。

 

从停薪到裁员的演变,标志着美国治理逻辑走向更深层的异化——危机不再需要化解,危机本身倒成了工具。可这种玩弄危机的手法,最终啃食的是制度根基与公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