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初心已变。起初因乌克兰欲加入北约面临安全威胁而开战,如今取得部分胜利后,却持续推进不愿撤回本土。 2022年2月,普京将乌克兰入约比作枪顶国门,当月24日俄军多路进入乌克兰,初期推进至基辅外围却遭遇反击。 北约自1999年起五次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若乌克兰入约,西方导弹距莫斯科仅数百公里,这是俄初始担忧。 2022年9月局势转折,俄罗斯在顿涅茨克等四州组织公投并宣布并入版图,尽管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 此后俄军重心转向顿巴斯,攻打巴赫穆特耗时数月,伤亡惨重,阿夫迪夫卡等要地陆续被俄军控制。 停火条件随之改变,从要求乌克兰让出四州,到如今聚焦拿下顿涅茨克全境,交换条件仅为部分地区撤离。 这些区域价值关键,顿涅茨克是工业重镇,扎波罗热有欧洲最大核电站,赫尔松掌控克里米亚水源。 2025年10月,普京在论坛上称面对整个北约仍在推战线,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宣布在1250公里战线保持推进。 同年俄罗斯秋季征兵13.5万人,新兵全力备战长期驻守,这些举动与初始防御逻辑相去甚远。 北约援助不断升级,从武器支援到英国组建志愿联盟准备派兵,双方冲突陷入长期消耗。 网友对此争议激烈,有人理解俄罗斯的安全担忧,有人谴责其领土扩张,相关话题在全球持续发酵。 俄罗斯国内也出现分歧,部分民众支持保障边境安全,也有声音质疑战争带来的巨大人员和经济损失。 这场冲突已造成俄乌数十万人伤亡,乌克兰上百万民众流亡,两国经济遭受重创,地区格局彻底改变。 在我看来,俄罗斯目标的转变让谈判难度陡增,短期内停火无望,长期或陷入僵持,最终可能通过外交谈判划分势力范围。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