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03年,一名失忆的流浪汉,被一对好心夫妻收留,三人同吃同住17年,夫妻俩早已

2003年,一名失忆的流浪汉,被一对好心夫妻收留,三人同吃同住17年,夫妻俩早已把他当亲人一样对待,谁料,17年后,流浪汉却突然激动的大喊,直言:他想起来自己是谁了!信息来源:《浙江夫妻收留脑部受伤“失忆人”17年 前几天他想起了家乡》浙江日报 雷丽珍连夜为他做了200个糖糕,谭万刚则悄悄在他行李里塞了2万元路费。这不是寻常的送别,这是一场长达17年亲情的告别。 关于这个家的故事,它的开始竟是另一个家的破碎。故事的主角叫朱家明,但他更习惯被叫做阿福。 1990年,27岁的朱家明在福建一个建筑工地遭遇事故,脑部重创,过去的一切被彻底抹除。他成了一个没有身份、没有记忆的流浪者。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他睡在公园长椅和天桥下,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2003年,这个无名氏的命运在一个小镇上迎来了转机。来自浙江的谭万刚与雷丽珍夫妇,看他可怜,便给了他一碗面吃,或是给了他一份工作。这对心地善良的夫妻了解到他的遭遇后,没有丝毫犹豫,决定收留他,让他搬来同住。 在这个新的家里,他有了一个名字“阿福”。他勤恳卖力,很快学会了泥瓦匠和木工手艺,还主动承担起所有家务。雷丽珍也把他当亲弟弟看待,时常为他缝补衣服。这个没有血缘的组合,相处得如同真正的亲人。 2015年,因雷丽珍怀上二胎,全家从福建搬回浙江老家经营茶园。他们没有丢下阿福,而是将他一起带走。在浙江,没有身份证的阿福无法外出工作,便成了家里照顾孩子小宝的核心角色,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朱伯伯”。他起初只是个被收留的帮手,如今已完全融入了这个家。 时间来到2020年,疫情期间的一次偶然,敲开了他尘封三十年的记忆。57岁的他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关于“贵州赤水”的报道,一声熟悉的家乡方言,一个地名中的“水”字,像钥匙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童年老屋的燕子窝、母亲亲手做的布鞋,无数画面瞬间涌入脑海。他激动地从平静中站起,大声呼喊。在谭万刚的陪伴下,他向警方求助。浙江与赤水两地警方迅速联动,警官雷岳松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全力帮助核实。 经迅速核查,其身份得以明晰,此人正是已失踪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朱家明。通过视频电话,他看到了已经83岁的母亲。三十年来,母亲一直为他保留着房间,他18岁时穿的衣服、母亲做的鞋垫,都完好无损。这是他身份从未消亡的物证。没过多久,又传来消息,说他父亲早在八年前就已经离世了。 离别的时刻充满了不舍与撕扯。谭家的孩子小宝哭着抱住他不让他走,朱家明则跪谢这个家庭17年的养育之恩。他找到了血缘的根,却也意味着要离开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家。 他没有在两个家之间做出选择,而是选择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回到贵州后,朱家明时常带着家乡特产,回到浙江看望谭家人。他有时也会回到那个小镇,在谭家的杂货铺里像过去一样帮忙干活。 曾四处漂泊的灵魂,最终寻得了两个可以停靠的港湾。朱家明的故事超越了个人的悲欢,它揭示了“家”的本质。 家有时是血脉的源头,但更多时候,它是由日复一日的陪伴、无条件的接纳和爱所构建的坚实港湾。一个人可以被意外夺走记忆,但无法被夺走爱与被爱的能力,这正是重建身份与家园的根基。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浙江夫妻收留脑部受伤“失忆人”17年 前几天他想起了家乡》《丽水公安:失忆男子漂泊在外30年,恢复记忆后因为他们才得以找到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