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率先完成并通过山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省市县三级联审,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四普数据全部审核“过关”的地市。
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将其作为守护文化根脉、传承历史遗产的核心任务来抓。成立了市、县两级11个普查协调机制(领导小组),构建了“市级统筹、县级主责、乡镇联动”的工作体系,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一支180余人的普查工作队伍,高质量推进各项文物普查工作。
在数据采集阶段,全市普查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街巷院落,克服地域广、遗存散、夏暑冬寒等困难,全面完成473处三普文物和600余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的实地核查、信息登记和拍照打点等工作,确保千余处文物的名称、年代、形制、保存状况等核心数据真实准确。
在数据审核阶段,我市严格遵循国家和省普查办数据审核标准,创新推行“三级联动、四审严控”的数据审核工作模式:省、市、县三级普查办密切沟通,初审、互审、汇审、联审层层审核提升数据质量水平。初审打牢基础,普查数据录入和初审以县级普查办为主,县级采集和初审中搞清文物构成、形制、现状等基础信息,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无误。互审统一标准,2024年12月组织开展全市普查数据互审工作,对县级上报数据进行交叉复核,找不足、找问题,消除基础数据误差,统一全市普查数据审核标准。汇审提高质量,今年5月组织开展全市普查数据集中汇审工作,组建了一支由10个县级审核员和5个市级审核员的专业审核队伍,重点核查数据逻辑性与完整性,提升全市普查数据质量。联审核验终审,10月组织开展山东省四普数据省市县三级联审,历时10天,重点解决了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实现了全市千余条数据全部审核“过关”。
此次顺利通过三级联审,不仅标志着滨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更彰显了我市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与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联审通过为新起点,持续做好普查文物认定、数据整理归档与成果转化,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推动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让历史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