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官网10月28日公布,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美琴在接受德国媒体访问时声称,台湾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防止战争的发生”。 她叫嚣称,台湾对中国大陆持续增加的“武力恫吓”感到忧虑,台湾必须在防务上投入更多资源,“以实力为后盾”。 这种操作,熟悉两岸新闻的朋友应该不陌生,每逢岛内有军购、预算或者选举这样的敏感节点,岛内一些人总会选择在外媒上刷一波存在感,顺便把“大陆威胁论”炒作一番。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背后真正的目的,就是为进一步加码军购和“倚美谋独”做舆论准备,说白了还是要给美国军火商制造订单,顺带在国际上刷点“受害者”同情分。 如果仔细看台当局官网的报道内容,会发现萧美琴的言辞处处都在回避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两岸关系早就有明确的定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可她却反着来,明明是自己在不断冲撞红线,利用各种外交和媒体渠道对外“诉苦”,结果往往是先挑事儿的扮成受害者,这招数已经成了老套路。 其实台湾地区每次高喊“防务自主”,背后却是大笔资金流向美国军火企业,岛内民众的负担越来越重。每次有新的军购计划出台,岛内舆论和民众关注的重点其实是钱花在哪了。 买的这些武器到底有没有用。如果真是为了安全,难道不是应该想办法缓和关系、促进交流吗?可事实却是,岛内一些人一边花高价买武器,一边在国际上刷“被威胁”的存在感。 这种逻辑怎么想都说不通。其实岛内民众对这些操作早有看法,大家心里都明白,过度依赖外部势力只会让自身安全更脆弱。 每次有外媒采访岛内高层,都会出现类似的剧本:先说自己很委屈,再把所有责任推给大陆,最后偷偷带出“我们要买更多武器”的结论。 这种话术不仅在岛内被用烂了,放到国际舆论场上也逐渐失去新鲜感。更有意思的是,每次炒作“大陆威胁论”,都能看到美国一些媒体和政客立刻跟进。 仿佛提前排练过一样,配合得天衣无缝。可最终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岛内普通百姓。退一步说,两岸关系本来完全可以走向和平发展。 就像前几年两岸交流热络时,岛内经济、文化都获益良多。可惜有些人总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惜制造紧张气氛。 每次到了关键时刻就开始喊“防务自主”,结果就是军购账单越来越长,岛内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有人说这像极了“狼来了”的故事。 但其实岛内民众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发展机会,而不是虚幻的“安全神话”。总的来看,台当局官网这次的报道和以往一脉相承,萧美琴在外媒上制造“大陆威胁论”。 本质上就是在为加码军购、靠向美国找理由。这样的操作套路早已被大家看穿,所谓的“防战”不过是包装之下的“以武谋独”。 与其一味炒作紧张,倒不如脚踏实地,多做些有利于两岸和平的实事,毕竟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交流和合作才是真正的安全之道。 参考资料:台媒:民进党一再“黑箱卖台”引众怒 2025-10-24 15:14·台海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