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而在美国,不赚钱的事是没人干的。 不以赚钱为目标那以什么为目标呢?不以赚钱为目标那以什么为目标呢?说到底就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国家利益可以心甘情愿地牺牲经济利益。 这是中国强大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其实,这并不是凭空来的感慨,看看最近几年中美经济领域的一些大动作,确实能发现两国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别。 这种差别不是谁说了算,而是历史惯性和制度安排的产物。美国那套资本主义体系,企业老板们眼里只有利润和回报。 华尔街每天像是加了班的算盘,不管什么行业,最后都要看回报率。只要有风险,没人愿意轻易涉足。 哪怕是芯片、人工智能这种关乎国家未来的产业,也要算计眼前的利润。美国几家科技巨头,从表面看风光,其实内部竞争激烈,动不动就裁员、砍项目,只因为预期利润不达标。 谁敢长期亏损,董事会第一个不同意。大家的关注点始终围绕着资本回报率转,哪怕遇到再领先的技术,先问一句能不能赚钱。 最近美国芯片法案,政府拿钱支持企业研发,但是企业还是要盘算自己的账本,没人会为了国家整体利益牺牲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收益。 中国这边就很不一样。国家说要发展什么领域,国企二话不说上阵,民营企业也跟着一起闯。比如这几年高铁、新能源、5G这些产业。 很多企业压根没想着一开始就赚大钱,甚至不少企业前几年都是赔本赚吆喝。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杠杆,把大家的劲儿往一处使。国企有任务,民企有机会,大家一块把产业基础打牢。 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中国企业能在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这些领域后来居上,其实背后就是这种“不为赚钱而赚钱”的思路。 只要产业成了气候,后面赚钱的机会自然就来了。就像中国新能源车刚起步那会儿,市场一片冷清,国内企业咬着牙投入研发,结果几年后市场规模全球第一,连外国企业都赶着来分一杯羹。 这不是简单的体制之争,而是国家战略的不同选择。美国讲个人主义,企业和个人利益优先,结果就是各家各算各的账,做不到一盘棋。 中国推行国家整体利益优先,企业跟着国家战略走。比如最近中欧之间的新能源之争,欧洲担心中国新能源产品冲击本地市场。 中方企业照样按照国家部署继续创新、降本增效,大家目标一致,不是单纯为了赚快钱。而是为了整个产业链的强大。 这种集体行动力,是美国企业很难复制的。世界经济格局在变,中美竞争的赛道也在变。美国依旧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资本运作。 但中国的集体行动力和国家战略定力,常常让人刮目相看。鲁比奥的那句感慨,其实是看懂了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不是说中国企业不爱赚钱。 而是更看重长远利益,愿意为了更大的目标先把基础打牢。美国人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们的制度和文化决定了很难做到。 未来世界经济怎么走,谁能笑到最后,不光拼技术、拼资本,还得拼谁能为了共同目标真正沉得住气。   参考资料:美前驻华大使:中国只会模仿不懂创新?早就是过去时 2025-06-06 14:53·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