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阿根廷大豆变脸,人民币结算成为关键!   9月22日,阿根廷政府突然抛出重磅政策

阿根廷大豆变脸,人民币结算成为关键!   9月22日,阿根廷政府突然抛出重磅政策——将大豆出口关税直接砍至零。消息一出,不仅阿根廷国内的农场主们精神一振,全球农产品贸易圈都炸开了锅。   谁都没想到,政策落地还不到48小时,中国企业就迅速出手,一口气锁定了130万吨大豆订单。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次交易彻底打破了阿根廷大豆出口几十年只认美元的老规矩,几乎全用人民币来结账,这一下可成了中阿贸易合作里实打实的新里程碑。   而要说起为啥阿根廷会突然这么干,其实都是经济压力逼出来的。   这几年阿根廷日子不好过,欠的美元外债一大堆,手里能花的美元储备却越来越少,连日常进口物资都快周转不开了。阿根廷也是靠卖大豆吃饭的,大豆出口占了全国出口收入的近三成。   然而,在这之前33%的出口关税虽然能让政府多收点钱,但也让自家大豆在国际市场上没了价格优势,不少买家都转头去买别的国家的大豆。   据阿根廷经济部公布的数字,2023年他们的大豆出口额比前一年少了12%,外汇收入一减,还债就更难了。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降关税吸引买家,再换种结算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就成了阿根廷缓解压力最直接的办法。   而中国是全世界最爱买大豆的国家,一年得用掉1亿多吨大豆,用来榨油、做饲料,而阿根廷一直是我们第三大大豆供应商。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23年我们从阿根廷买了800万吨大豆,占了总进口量的15%。这次关税降到零之后,阿根廷大豆运到中国的成本每吨能省下来约30美元,价格优势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国内的粮油企业早就盯着这个机会,采购团队连夜加班,电话、视频会议连轴转,短短两天就和阿根廷方面敲定了130万吨的订单,这个量比去年同期一个月的进口量还多一倍。   这次合作最关键的突破,还是结算方式的改变。以前不管卖给哪个国家,阿根廷大豆都得用美元结账,可现在他们手里美元紧张,换成人民币结算就解决了大问题。   阿根廷经济部长在发布会上说,用人民币结账不仅不用再担心美元汇率涨涨跌跌的风险,手里攒下的人民币还能直接用来买中国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一举两得。   而对我们来说,好处也很实在,稳定的大豆供应能保证我们的食用油和饲料加工企业不缺原料,老百姓的餐桌供应也更有保障。而人民币结算的推广,也让更多国家看到用人民币做贸易结算的便利,为人民币走向国际添了一把力。   这种双方都能受益的合作模式,不光帮阿根廷打开了新的贸易路子,也为中阿以后在农产品、能源等更多领域的合作铺好了路,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