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清雍正年间,江苏无锡武术大师范龙友正在吃饭,徒弟王贵突然手持长矛向他前胸刺来。

清雍正年间,江苏无锡武术大师范龙友正在吃饭,徒弟王贵突然手持长矛向他前胸刺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范龙友十六岁开始习武,那时家境贫寒,父亲是个挑夫,母亲靠缝补维持生计,少年时代的他在院中摆放一块磨盘大小的青石,日复一日用双指戳击,直至石面坑洼密布,这份苦功让他练就了闻名江南的"金刚杵"指法,两指并拢可洞穿三寸厚板,威力惊人。   成年后的范龙友拜入名门,系统学习长拳、擒拿诸般技艺,他天赋异禀,加之勤奋不辍,武艺精进神速,传说他能在飞箭射来的瞬间徒手将其抓住,也能在瞬息间制服三五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更难得的是,范龙友秉承师门教诲,始终将武德置于武技之上,从不以强凌弱,专门扶危济困。   无锡城中但凡有恶霸欺压良民,范龙友必定出手相助,他曾在荡口镇的集市上,仅凭一双肉掌就击退了七八个持刀抢劫的匪徒,救下了一车货物和三个商贩的性命,县衙的差役都说,范师傅比他们这些拿俸禄的还管用,乡邻们更是对他敬重有加,逢年过节总有人提着鸡鸭鱼肉登门拜访。   王贵原本是城外破庙里的流浪儿,父母早亡,靠乞讨为生,范龙友见他骨架匀称,眼神清澈,便将其收为弟子,初入师门的王贵确实表现不俗,不仅练功刻苦,待人接物也颇有分寸,范龙友待他如同亲子,不仅传授武艺,还教他识字算账,希望他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安身立命。   五年光阴荏苒,王贵的武艺日臻成熟,虽不及师傅出神入化,但在同辈中已算得上翘楚,他能在竹竿上轻功飞跃,也能用一根筷子制服寻常壮汉,按理说,这样的成就足以让他在江湖上立足,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   可人心的变化往往始于细微之处,王贵渐渐发现,师傅在教授其他弟子时似乎更加用心,一些精妙的招式和内功心法,师傅总是推说他"火候未到",这种感觉像毒蛇一般在他心中滋长,嫉妒与不满如野草般疯狂蔓延。   雍正七年,朝廷对江湖武林的管制愈发严厉,各地官府纷纷张贴告示,悬赏捉拿所谓的"反清义士",告示上明确写着,举报一名"反清头目"可得纹银五十两,这个数目对于王贵这样出身贫寒的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王贵开始暗中观察师傅的言行举止,他发现范龙友确实符合官府描述的某些特征:武艺高强、在民间声望颇高、常与各路江湖人士来往,更重要的是,范龙友曾经不止一次在私下场合表达过对朝廷某些政策的不满,这些线索在王贵眼中逐渐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贪婪如潮水般吞噬了王贵的理智,他开始精心策划这场背叛,既然无法从师傅那里得到全部真传,那就索性将其作为进身之阶,五十两银子足够他在县城买一间小屋,娶妻生子,过上普通人羡慕的生活。   那个看似平常的午后,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范龙友如往常一样准备午饭,王贵则假装帮忙添茶倒水,当师傅端起饭碗的那一刻,王贵抓起靠墙的长矛,全力向前突刺。   范龙友的反应快如闪电,他侧身避开矛尖,同时抓起桌上的陶碗猛力砸向长矛,沉闷的撞击声中,陶碗四分五裂,长矛被震得偏离方向,王贵扑了个空,鼻梁撞在桌角上,瞬间血流如注。   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以王贵的失败告终,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王贵连夜逃离师门,直奔县衙告发范龙友私通反清势力,官府不敢怠慢,立即派遣大批捕快围捕范龙友。   范龙友被押入大牢后,面对严厉的审讯始终缄默不语,他心中明白,这场灾难源于自己对人心的误判,三天后的深夜,范龙友用藏在鞋底的金刚杵凿穿牢墙,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王贵的算计最终落空,官府查无实据,不仅没有给他赏银,反而因诬告罪将其重责二十大板,从此他流落街头,成为人人唾弃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