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500万罚单实锤来了
京东因“二选一”对某头部家电企业处罚500万的新闻陷入官方“辟谣-打脸”尴尬境地:
先是网友晒出罚单截图,显示家电企业旗舰店因“价格违规”被京东处罚,冻结了500万元货款。
然后是“接近京东的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否认罚款事件,而另一家媒体采访“接近商家的人士”则证实了罚单存在。双方各执一词,谣言还是真相?
现在,实锤来了!
读者私信给我发了新证据,是商家申诉处罚成功的截图,证明了500万罚单真实存在过。
从申诉函可以清晰地看到事情前后因果:
10月21日,商家的一款产品因为享受其他平台补贴,所以价格比京东低,被京东冻结了500万元货款作为违约金。京东“罚款”的依据是《京东开放平台商品价格管理规则》;
10月24日,商家提交申诉,希望撤销违约处罚。申诉理由大致两点:第一,品牌在京东售价与抖音保持了一致;第二,“竞对链接”对京东平台并未造成“实质性影响”。随后,京东同意申诉,撤销了处罚。据我获得的证据显示,京东同期还罚了其他家电商家,金额也高达数百万元。
孤证不立,但互相印证的证据完全可以成为实锤。这份申诉函和前面的罚单在诸多细节上都精准一致,包括违约单号、违规定义、违规说明、处理内容,以及SKU编码等细节。当然,因为涉及部分隐私信息,我在这里做了一些处理。
罚过,但最终没罚成。实锤证据面前,京东还要否认罚单的存在吗?
再来说一下京东罚款的依据,就是《京东开放平台商品价格管理规则》,我去京东官网查了一下,发现确实有这么个规定,说“商家所设置的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同一时间段平台内或者其他渠道的同款商品价格”属于“不合理制定价格”,说白了就是不准商家在其他渠道卖得更便宜,即便参与了其他平台的补贴也不行。情节严重的可以罚款100万。
有意思的是,这份规则的生效日期是2025年10月16日——也就是这次“双11”期间才出的新规则。而且就算是根据这个规则,情节严重的处罚上限也只有100万元,远低于500万的天价罚单。
说到底,货款和押金在京东平台,就可以这么任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