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 ​10月2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

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 ​10月2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正式发布2025年第802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钛白粉)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未来五年内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每吨1148.72至1267.74美元的反倾销税。 这份决议其实是10月24日就敲定了的。巴西方面在官方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中国出口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将被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有意思的是,他们特意排除了某种专门用于三聚氰胺装饰层压板基纸制造的特种钛白粉,这种产品在成分和工艺上有着非常具体的指标要求。 回过头看,巴西在2024年4月就对我们国家的钛白粉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去年10月已经开始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当时税额在每吨577.73至1772.69美元之间。如今终裁落地,税率区间收窄并固定了下来。 这一刀砍下来可不轻。按照目前中国钛白粉每吨2000美元左右的出口均价计算,相当于直接增加了超过50%的成本。对出口企业来说,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基本上失去了在巴西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巴西本土的Tronox公司是这次反倾销调查的主要推动者。他们抱怨中国产品到岸价每吨约2354美元,而巴西本土产品售价接近3916美元,差价巨大。但他们可能忽略了,中国钛白粉的成本优势来自于成熟的硫酸法工艺和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并非所谓的“恶意低价”。 巴西这一决定透着浓浓的贸易保护味儿。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巴西第一次对中国产品采取类似措施了。就在同一天,他们还对中国的发梳作出了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继续征收每公斤8.78美元的反倾销税。近年来,巴西还对来自中国的邻苯二甲酸酐、台扇等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巴西在工业品领域对中国频频设限,同时却靠着向中国出口大量农产品和矿产赚取丰厚利润。这种“只许我赚钱,不许你竞争”的逻辑,实在难以让人信服是公平贸易。 受冲击的不只是中国企业。巴西本土的下游行业,包括涂料、塑料和造纸企业,将被迫接受更高的原料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必然会转嫁到巴西消费者身上,推高日常用品的价格。有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表面上是保护了本土生产商,实质上却是让本国下游产业和消费者买单。 全球市场格局正在悄然生变。面对贸易壁垒,中国钛白粉企业早已开始调整市场策略。今年9月,对越南、埃及等非受限市场的出口保持了增长势头。同时,国内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技术更先进的氯化法钛白粉出口增速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硫酸法产品。 倒是巴西本土企业,躲在关税壁垒后面,可能反而会失去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的动力,长远来看竞争力未必能提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