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买的,还没一周,挂的120万,我心里价格100万,中介给我砍到102万,然后我们去面谈,一分钱没少,但是我还是买下了,同房源基本上都是115万左右,想了想不差这2个,这价格错过了太可惜了。价格都是谈判桌上谈下来的,如果你一定要买房子,现阶段的确是个时机,可以面谈,但是要理性对待!出价慎重! 这波操作真的绝!同小区同房源差着13万,相当于白赚几年装修钱,换谁都得果断下手,这不是冲动是精准捡漏。 统计局数据摆着,今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议价空间平均达8.3%,卖家心态比前几年松多了,不再是“一口价不议价”的硬气。 很多人买房怕谈价,总觉得“卖家不降价就没辙”,其实现在不少房东急售置换,面谈时亮明诚意,再戳中对方痛点,让步空间比想象中大。 中介砍价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博弈在面谈。用户没被102万的价格卡壳,是摸准了“同房源价差”的核心,知道这价格真的没可替代性。 但别光盯着低价冲!产权是否清晰、有没有隐性抵押、房屋质量有没有猫腻,这些比少花2万更重要,理性排查才不会踩坑。 刚需买房现在确实占优,不像前些年抢房潮,现在能慢慢挑、大胆谈。但投资客别跟风,楼市稳字当头,想靠短期涨价赚钱基本不现实。 很多卖家挂价虚高,就是留着议价空间,你不主动谈,就只能被动接盘高价。用户心里有100万的底线,这才是谈判的底气。 “不差2万”的前提是房源性价比够高,要是遇到溢价房源,哪怕只多1万也别妥协。买房不是凑数,是买得值、住得安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