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英国首相斯塔默突然宣布了 10月28日,据彭博社报道,他称不会因外界施压而批准中方在伦敦的新馆项目,相关决定将按程序作出,并已推迟至12月10日。 这个项目的起点要追溯到2018年,中方以2.55亿英镑收购伦敦皇家铸币厂旧址,当时被视作中英关系的积极信号,时任外交大臣约翰逊也曾表示支持。 地块占地5.5英亩,毗邻伦敦塔与金融城,规划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初衷是替换老旧使馆,解决办公功能分散的问题,打造一站式外交设施。 为适配当地要求,中方多次优化设计,降低建筑高度、增设环保设施,还按英方要求补充文件6次,所有流程均符合英国《城乡规划法 1990》。 英方审批之路一波三折,2022年地方议会曾以景观影响为由否决,后中央政府接手,2025年又两度推迟决策日期,从10月21日延至12月10日。 外界关注的“外界施压”,主要指向美方态度。2025年2月美方曾就项目表达安全担忧,6月特朗普与斯塔默通话时也提及相关议题,成为决策考量因素。 经贸数据显示,2024年中英贸易额超1300亿美元,累计双向投资超670亿美元,英国是中国在欧洲重要的投资伙伴与贸易对象。 中方多次澄清,已全面回应英方审查疑问,所谓“图纸涂黑”是不实传言。使馆强调,项目符合国际惯例,期待英方依法依规推进审批。 英方同时在推进驻华使馆翻修,双方馆舍项目的推进节奏,也成为观察中英双边互动的一个窗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