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海水制氢成功!外媒喊 “石油变白菜价”?大海代替石油,这是里程碑的突破!

中国海水制氢成功!外媒喊 “石油变白菜价”?大海代替石油,这是里程碑的突破! 咱平时去加油站,盯着油价牌总忍不住琢磨 —— 要是哪天汽油能跟白菜一个价,开车出门就不用纠结 “加半箱还是加满” 了。 以前这话就是随口唠唠,没人当真,可最近中国科研团队把海水制氢的技术给啃下来了,外媒都在热议 “石油要迎来对手”,这事儿突然就从科幻照进了现实。 别以为海水制氢是 “舀勺海水就能造氢气”,这里面的门道难到让不少国家栽过跟头。 首先海水里满是盐、杂质和各种离子,用来电解造氢时,这些东西会像 “小刀子” 一样腐蚀设备,还会产生氯气这类有害气体。 早十几年前,美国和日本就盯上了这技术,美国能源部砸了几亿美元搞研发,最后要么是设备用几天就报废,要么是造 1 公斤氢气的成本比买瓶好酒还贵,折腾半天只能搁置。 中国这次能突破,真不是碰运气。 牵头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团队,花了五年多时间死磕,专门搞出了一种新型电解膜 —— 这玩意儿就像 “智能滤网”,既能拦住海水里的杂质和盐离子,还能扛住腐蚀。 现在用这套技术造氢,电解效率直接冲到 88%,啥概念?投入 100 度电,有 88 度能实实在在转化成氢气的能量,比国际上最好的技术还高出 5 个百分点。 更实在的是成本,之前海水制氢 1 公斤要 30 多块,现在直接压到 20 块以内,比用天然气制氢还便宜 15%,这才真正有了推广的底气。 这时候肯定有人问:海水制氢成了,石油真能变成白菜价吗?说实话,现在还没到那步。 2024 年全球能源消费里,石油还占着 31.2% 的份额,不管是开车、坐飞机,还是造塑料、化肥,暂时离不了它。 但变化已经在悄悄发生,就说汽车领域,中国现在路上跑的氢燃料电池车有 11.2 万辆,加氢站建了 328 座,都是全球最多的。 要是未来海水制氢成本再降降,氢车能像电动车一样普及,汽油的需求肯定会往下走,到时候油价想再像以前那样 “坐火箭”,难度可就大了。 中东的石油巨头们也不傻,早早就嗅到了风向。 沙特以前靠卖石油躺着赚钱,现在也开始砸钱搞氢能,他们在 NEOM 未来城建的绿氢项目,明年就要投产,年产 650 吨绿氢,用的也是可再生能源制氢的路子。 不光沙特,阿联酋、卡塔尔这些国家,最近都在跟中国谈合作,要么想买咱们的海水制氢设备,要么想一起建工厂 —— 他们心里门儿清,再抱着石油不放,早晚得被时代甩在后面。 对中国来说,这技术可不只是能让油价稳一点,更关键的是攥住了能源安全的 “主动权”。 2024 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还在 72.3%,七成以上的石油得从国外进口,万一国际上有个风吹草动,比如地缘冲突让油价涨了,或者供应断了,咱们的交通、工业都会受影响。 现在有了海水制氢,大海里的水取之不尽,只要有光伏、风电这些绿电供电,就能源源不断造氢气,等于多了一张 “能源王牌”,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更难得的是,这不是单一技术的胜利,是整个产业链的 “默契配合”。 中国的光伏、风电技术本来就是全球第一,每年的光伏发电量足够支撑千万吨级的海水制氢;等于咱们把 “绿电” 和 “绿氢” 串成了一个闭环。 这种 “组合拳”,别人想卡咱们的脖子都难。 当然,也不能太急着乐观,海水制氢要大规模推广,还有不少坎要迈。但不管怎么说,中国这次的突破,已经是能源革命里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