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新消息 中国和澳大利亚谈妥了 当地时间10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马来

新消息 中国和澳大利亚谈妥了 当地时间10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双方就两国关系发展和未来合作聊得挺投机,不少事儿都达成了共识。这场景放在几年前真不敢想,毕竟 2018 年澳方禁止华为 5G 那会儿,中澳贸易额一下就跌了 23%,当时不少人都觉得这关系怕是要僵到底了。 可到了 2025 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直接冲到 1.2 亿吨的新高,这前后的反差,说白了就是堪培拉总算摸透了生存的门道。 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买卖回暖,里头的门道深着呢。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以前卖给中国,不仅价格说一不二,还得逼着用美元结算,咱们作为全球最大的买家,反而得看人家脸色。 那些年澳洲矿企躺着赚钱,开采成本才三四十美元一吨,卖给咱们却要一百多,利润翻好几倍,反观中国钢铁行业利润率才 1.5%,里头的憋屈可想而知。 更头疼的是美元结算带来的汇率波动,中国企业每年都得平白多掏好几亿美元的成本。 现在不一样了,咱们手里的筹码越来越硬。之前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把全国近 40% 的铁矿石采购需求都整合到一起,彻底结束了国内钢企各自为战的局面。 就拿今年九月来说,这家集团直接停了所有用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采购,才九天时间,对方就扛不住了,乖乖松口同意用人民币结算。 从 2025 年第四季度起,必和必拓对华铁矿石现货贸易里,30% 的份额都要用人民币算,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儿,等于在美元垄断的地盘上凿开了个口子。 澳大利亚这边也不傻,知道啥时候该低头。阿尔巴尼斯连任后,对中国的态度明显软了不少,以前吵着要收回达尔文港,现在提都不提了。 毕竟赎港要花一大笔钱,真闹僵了,刚重新打开的中国市场就得再关上,龙虾、葡萄酒这些好不容易恢复出口的产品又得遭殃。 再说稀土那事儿,澳大利亚虽说储量不小,可全球九成的精炼技术都攥在中国手里,矿石挖出来还得运到中国加工,真把关系搞砸了,自家的资源也变不成钱。 这两年中澳贸易的风向变得挺明显,不只是铁矿石,羊毛、大麦这些产品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了,第一批 2 万吨人民币支付的大麦早就从墨尔本港运出来了。 澳洲第三大矿企 FMG 更机灵,早就接受人民币结算,还主动借了 142 亿人民币贷款搞矿区建设,承诺用铁矿石还债。 他们心里门儿清,中国市场占了必和必拓铁矿出口的 80%,没了这个市场,企业就得喝西北风。 之前咱们停购那几天,必和必拓股价跌得厉害,港口里的货轮每天都要亏几千万元,谁也扛不住这损失。 当然,澳大利亚也想过找退路,试着把矿产卖给东南亚、日本这些地方,可哪有那么容易替代。中国不仅是大买家,手里还有供应端的底牌。 巴西淡水河谷早就签了人民币长期合同,南非的进口量也在涨,非洲几内亚那个超 50 亿吨的西芒渡铁矿年底就要投产,年产 1.2 亿吨正好能补上澳洲铁矿的缺口。 更关键的是,中国基建团队四年就修好了欧美七年都完不成的铁路,把铁矿运输时间缩短 70%,这硬实力摆在这儿,澳大利亚更没底气耍脾气了。 技术突破也帮了大忙,国内闪速炼铁技术搞成了,对高品位铁矿石的依赖降了不少,澳洲矿企以前拿 “品质好” 当借口抬价,现在这说辞也不管用了。 连定价基准都变了,以前看美国普氏指数,现在改看中国的比铁指数,这才是真的掌握了话语权。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事儿看着远其实关系挺大,铁矿石成本占钢材价格的 70%,人民币结算能稳住原料成本,家电、汽车、房子这些下游产品的价格波动也能小点儿。 美国那边看着急了,财政部长都出来说这事儿 “令人遗憾”,他们也清楚,大宗商品用人民币结算,就是在动美元霸权的根基。 从原油到铁矿石,人民币在这些核心领域慢慢撕开缺口,全球金属贸易里人民币结算占比从 2020 年的 2.1% 涨到 2025 年三季度的 9.2%,这势头挡不住。 现在再看李强总理和阿尔巴尼斯的会面,就明白这不是偶然的妥协,是实力较量后的必然结果。 澳大利亚摸透了生存智慧,知道跟中国合作才能赚到钱;咱们也用实力证明,贸易主导权得靠自己争取。 30% 的人民币结算比例只是个开始,随着西芒渡铁矿投产,更多资源国加入进来,全球贸易的货币格局还得变。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合作还是看实力说话。以前澳大利亚跟着美国瞎起哄,结果贸易跌了一大截;现在摆正态度好好合作,铁矿石出口创了新高。 这前后的变化摆在这儿,谁都能看清该怎么选。未来中澳合作的摊子肯定还会铺得更大,毕竟双赢的买卖,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参考资料:新华网《李强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